期待“万众创新”新浪潮早日到来

特约评论员余丰慧

  世界经济论坛被誉为非官方的国际经济最高级论坛,是全球各界领袖研讨全球敏感问题最主要的聚集场所,其企业成员囊括了全球1000强企业,这些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85%以上的财富,年营业额合计超过45万亿美元。2007年,论坛首次走出瑞士,在中国天津举办“夏季达沃斯论坛”。由于夏季达沃斯论坛参会者以全球成长型公司为主,所以被命名为“新领军者年会”,该年会作为世界经济论坛第二大支柱,与“冬季达沃斯年会”相映生辉。其目的是为“全球成长型公司”创造一个与成熟企业共同讨论、分享经验的平台。

  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10日在天津开幕。据介绍,参加夏季达沃斯天津年会的人数达到1600多人,中外记者有500多人,据说是几年来最多的。世界经济论坛不仅讨论全球性热点问题或趋势性问题,是观察世界经济发展新成就、新理论、新走向的重要窗口,对世界经济发展走势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夏季达沃斯论坛此次在中国天津举办,也是展示中国发展成果,向世界介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增加各国企业对中国了解,进而开展与中国合作的平台。实质上,夏季达沃斯论坛已经成为中国向世界开放的一个窗口,成为中国吸收全球发展智慧、经验的一个渠道。同时,也成为中国消弭世界对中国经济政策等误解的一个场所。比如:近期,海外对于中国反垄断有一些诟病,认为中国反垄断选择性地针对外企。李克强总理9日会见参加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说,这些措施绝不是针对某类企业,或者说是有选择性的。据我了解,反垄断调查所涉及到的企业,外国企业只占到10%,这说明并不是针对某个方面企业的。

  中国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已经成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中国向世界介绍中国的窗口、渠道和平台。更加重要的是,中国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已经成为中国引智、促发展的“智囊团”。每一届论坛都既契合世界经济形势,又符合中国经济之急需。比如说,2007年的“变化中的力量平衡”、2008年的“下一轮增长的浪潮”、2009年的“重振增长”、2010年的“推动可持续增长”等。

  本届论坛以“推动创新,创造价值”为主题,更是现阶段中国经济所急需,尤为重要。创新是中国经济升级换代、转型之急需;是中国经济摆脱低迷走向可持续发展所急需;是中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关键。

  一国经济发展有颠覆不破的三大阶段或者说规律。第一个阶段是依靠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扩张性推进。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提出了关于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他首先假设一种田园时代:“一切事物都处于它的原始状态,没有土地占有和资本积累。”在那个时代,土地可供所有人自由免费使用,资本积累也还没有凸显其重要性。经济增长依靠土地的无限扩张、能源资源矿藏的无限挖掘开发。但是,这样一个黄金时代不可能永远的维持下去。最终,一旦再无多余的土地可以开垦,则土地、矿藏、劳动和产出的平衡增长也将不复存在。于是土地、矿藏等资源能源变得稀缺,租金开始提升,收益递减规律势必开始发挥作用。这种增长模式必将走向穷途末路,经济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增长力量。

  第二个阶段,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资本投资可以克服第一阶段土地、矿藏等资源能源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取而代之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动力机器增加了产量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话、汽车、电力等一些重要产业成长起来,使得资本积累和新技术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支配性力量。接着,出现一个资本深化的概念,是指人均资本量随时间推移而增长的过程。例如:农民使用柑橘采摘机而不再靠非技术的体力劳动;道路修筑者使用挖掘机而不再雇佣使用锄和铲的劳动;银行用成千上万的自动取款机代替先前的出纳员。这些都是经济发展人均资本量增加的例子。其结果是,道路修筑工、银行业中的人均产出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如果资本存量的增加快于劳动力的增加,那么,就会发生资本深化。如果没有技术变革,资本深化将会带来人均产出的增长,带来劳动边际产品和实际工资的增加;它还会导致资本收益的递减并降低资本收益率。

  怎么办呢?必须继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要素拉动力。自然而然就落在了技术变革和创新的中心作用上,即第三个阶段上了。假如经济增长仅仅是依靠资本积累,而这种资本积累又只不过是靠用现在的生产技术来增加工厂的数目的话,那么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还是会停滞。

  技术变革和创新是指生产过程的变革,或是新产品、新服务的引进。蒸汽机、发电机、抗生素、内燃机、宽体喷气式飞机、微处理器和传真机等作业流程方面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基础性的产品发明还包括电话、收音机、飞机、照相机、电视、计算机和录像机等。当今社会最活跃的技术变革发生在信息技术产业。如今,一台小巧的笔记本电脑的性能已远胜过20世纪60年代速度最快的计算机。电子工业、电子商务、冶金技术的进步以及医疗技术得到改进等,生产率提高了。

  作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结果,实际利率无需下降。发明创造提高了资本生产率,抵消了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因此,技术进步和创新就是一种经济产出。在投入既定的条件下,技术变革能够使产出增加,因而它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中国经济目前第一个阶段已经过去,已经走在第二阶段的末期,依靠资本积累、资本大投资的潜力已经越来越小了。急需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即:把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转到技术创新进步上。否则,中国经济将面临停滞局面。从2011年后半年以来的经济持续下降,已经显露出经济停滞的苗头。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越高三座大山:贫富差距、严重腐败和技术创新不足。其中技术创新是内功,是真本事。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表示,伴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缺乏自主创新将成为一大瓶颈。他说,汤森路透近几年来的调查显示,全球100名最具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公司当中,美国有45个,而中国的数字是零。

  中国一定要下决心将经济增长转到创新驱动上。这就要求必须给技术创新一个宽松的环境。不妨看看历史上的一些例子。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成功地灌输了自下而上不断进行质量改进的职场道德,这使得丰田跻身世界汽车工业的前列。硅谷的计算机业则是另一种不同的模式。在硅谷,技术变革源于勇于探索的企业家精神、宽松适度的政府管制、自由的知识产权国际贸易,以及富有吸引力的利润丰厚的股权激励。

  经济学家们也意识到,仍然存在一些方式在扼杀着创新精神。在中央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国家管制枷锁沉重、盈利动机缺乏、价格机制无效乃至普遍滋生腐败等,所以在许多部门中都可以见到技术停滞。

  技术变革和创新是一种容易引起严重的市场不灵的产出。因为技术是一种公共品,它的生产成本昂贵但复制成本却低廉。政府要不断地加大力度来保护那些开发新技术的人或企业的知识产权。

  劳动力、资本、产品和思想的自由市场,被证明是创新和技术变革的最肥沃的土壤。正像格林斯潘所言:自主创新在于提出别人没有想过的东西,“问题是,如果一个社会对你能想些什么、讨论什么都有限制的话,要在传统框架之外思考问题以达到创新,是非常难做到的。”在自由市场的框架内,政府可以通过鼓励新思想和确保技术的有效利用,来扶持快速的技术进步。政策可以同时对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施加影响。这是中国政府急迫需要从制度层面尽快进行整体设计的。

  这就是李克强总理在10日下午开幕式上发表致辞时说,“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改革创新”的原因。他充满紧迫感地说,打破一切体制机制的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自然禀赋”就会充分发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就会更新换代升级。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形态,体力加脑力,制造加创造,甚至可以开发出先进的技术乃至于所谓颠覆性的技术,中国的发展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上新的台阶。

  期待“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形态;“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早日到来!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