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评

437

央视网 > 新闻台 > 评论频道 > 央视网评

“中国式”,成长中的烦恼

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2012年10月27日 07:00

相关新闻:
    中国式接孩子讨论走红网络 儿童接送率近100%
    “中国式治堵”各地高招不断 民智未得充分尊重

这是一个新媒体不断为我们贡献新词汇的年代。大浪淘沙,无厘头的“元芳体”,显然没能火过招招见血的“中国式”。

在“中国式”全民造句热中,一种解构主义快感充斥在话语场:在红灯前凑够一拨人就横穿马路,被称“中国式过马路”;家长拥挤在学校门口身负保镖重任护送孩子上下学,被称“中国式接送”;限行、限购、拍卖牌号等治堵手段,被称“中国式治堵”;母女共赴相亲会盘问男孩是否有房有车有存款,被称“中国式相亲”;重阳节老人被志愿者洗了七次脚,被称“中国式慰问”……毫无疑问,“中国式”已成为一个时髦的认证标签,让这个原本描述特殊国情的中性词有了更加暧昧繁复、甚至诙谐的意味。

如果追根溯源,“中国式”一词在公共话语中的流转,可追溯到小说《中国式离婚》的出版和8年前同名电视剧的热播。此后,有关“中国式”提法也是时有闪现,譬如“中国式改革”、“中国式发展”、“中国式好人”、“中国式礼仪”等。那么,为什么及至今日才成为社会流行语、又为什么流行的句式都近乎冷幽默?这些问题也许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解读。

一是信息时代膨化的公共参与意识。早年前,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一书,就阐述过预言般观点:柏林墙的倒塌、互联网的崛起和开放源代码运动,构建了一个“平坦”的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景观,此前与权力和财富中心无缘的人得以直接参与赚钱和制造舆论的活动——只要他们有能耐、有胆识、有宽带就行。事实上,“中国式”并不是第一个被热炒的词汇,“蚁族”、“欺实马”、“躲猫猫”、“你幸福吗”等,由远及近,从未离开。只要关乎公共生活,无论是公共事件,还是公共利益,乃至公共感受,都可能以时代热词的形式呼啸而至。如果视野更开阔一些,全民造词运动显然不只是中国人的专利,它以语言演进与热炒的形式,表达着这个世界的喧嚣与嬗变。

二是体现了民众对国家、社会、时代的另一种关爱。在流行的“中国式”语句中,大多是负面情绪、消极事件,乃至一些恶俗陋习,但在这种“中国式”调侃的背后,他嘲的同时也完成了人格或行为意义上的自嘲。崔卫平女士说过一句深受认同的话,“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我们对一系列“中国式”问题及现象炮轰并反思,与其说是一种揭露,不如说是“体检”,因为即便不言不语,问题还在、症结还在。正如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所言,不管怎么样,“中国式”现象成为网络热点总体而言是一件好事,它把很多本来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放大,并引发集中讨论,可以对从政府到公众的全社会起到警示作用——而这种中国人以调侃的心态进行自我反省的现象,甚至可被视为是一种文化自觉体现。

三是中国式“人”的问题,其实也是中国式转型期的阵痛与成本。说得直白一点,中国式过马路的另一面,是“中国式马路”;中国式接送的背后,是“中国式教育”……中国人的问题,不只是素养问题。在这个瞬息万变又惶惑犹疑的转型期,高流通、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体制机制的转身与调整,都可能衍生或放大一些中国式“瑕疵”。基于户籍之上的特权福利尚未剥离,收入分配改革迄今仍在等“另一只靴子”,政治等层面的体制改革似乎还在“坐以论道”阶段……如果能借此契机,自上而下开始一场关于公民素质和社会管理的反思,那么,中国式问题,迟早会成为“中国式进步”。

还是鲁迅先生那句老话说得好,“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只要反思是正向的,只要走向是光明的,那么,今日的种种“中国式”,都会转化为向上、向善的力量。是的,中国变革的丰富性也不会永远定格在今日的“中国式”之上,正如英国《金融时报》的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在一篇评论中写道,“也许,今天我们每一个人所议论的中国,都是另一个国家。”时间在走,中国在变。

专栏作家

中日当建构关于战争的共同记忆

中日当建构关于战争的共同记忆

胡澎,史学博士,民盟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毕业于日本富山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科日本东洋文化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5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安倍先生应持有自知之明

安倍先生应持有自知之明

冯昭奎,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1983年改行搞日本研究和国际问题研究。他的作品总是蕴含着一个道理:不懂科技,不懂辩证法,就不懂国际关系,不懂战争。

让宅基地成为财产

让宅基地成为财产

傅蔚冈,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员,研究领域为财产法、城市化与政府监管。对中国的城市化和农地征收制度有着独到的见解,在学术刊物和公共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更多更多非常识

第375期:孤有所养的中国难题

在官方难以提供足够完善的孤儿福利救济的情况下,是否给民间力量一个规范生长的空间和支持?问题是时代的符号,对问题的求解是对时代的注解。[详细]

第374期:黄灯新规,习惯之争非规则之争

无论是司机还是行人,有太多的陋习需要去修正;有太多不完善的道路设施需要去修葺,车轮滚滚,文明不要被落在身后。[详细]

第373期:中国梦:每个人丰满的现实

要坚持推进改革,释放个人的自由,让更多人发展自己的梦想,中国的未来必定是“长风破浪会有时”。[详细]

第372期:日本纠结的强者之路

日本一直仰视着它身旁所有的强者,从盛唐到欧美,从中华文明到工业科技。一路走来,大和民族时而谦卑恭谨,饥渴地学习一切新知只为让自己变得更强;时而自大傲慢,以变强为圭臬,不断扩张、征伐。[详细]

第371期:美国梦:鸿鹄志远 天道酬勤

“美国梦”已经成就了一个国家和无数国民。无论美国人如何讨论它,都不是考虑是否放弃“美国梦”,而是如何修复它。其所代表的富裕、繁荣和背后的精神内涵,都值得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去学习和借鉴。[详细]

第370期:求索俄罗斯:东方还是西方?

横跨欧亚两大洲的俄罗斯,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替作用下,成为一个具有特殊的双重矛盾性质的国家。俄罗斯,属于东方,还是西方?[详细]

第369期:国家精神之:德国的理性与激情

理性的德国沉稳、严谨;激情的德国把国家与荣誉看得无比崇高。在短暂的统一历史中,德国国内一直在按照自身认为正确思路审慎前行。[详细]

第368期:末日邪教“全能神”

无论这些邪教吹得有多神,不变的是他们控制成员,疯狂敛财的本质。但只要看清他们的本质,相信正常的信仰是教人向善的,就不会被他们迷惑。[详细]

第367期:大和魂,纠结的强者之路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异和独特的民族,他们一手捧着柔美秀丽的菊花,一手提着锋利的刀剑,总是神情紧张地耸立在地球之颠。[详细]

第366期:安倍晋三,不只是“右翼”

擅长政治平衡手腕的安倍晋三如果再次上任,相信对中日关系而言不会是一件坏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