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评论频道 > CNTV专栏

人生有没有真相

中国青年报记者 安顿 2012年10月07日 07:00

这个国庆节,又开始看已故导演杨德昌的电影《一一》。

女儿痴迷摄影,总是在出门的时候挎上相机。在我们每天穿行的CBD核心区,入画的常常是各式各样、各种步态的脚。她给我一一讲解,这个阿姨去上班,那个姥爷去买菜,小朋友,去接跳跳虎……她按照自己的想象来解说,她相信她正在告诉我的一切都是真的。

我就想起了通过杨德昌的电影认识的那个小孩子。还有他拍下的局部的世界。

2007年,杨德昌去世的时候,我写过一点文字,为了这个我喜欢的导演。把这篇小文放在这儿和同道分享,同时推荐电影《一一》。

没有你的世界到底有什么不同

2000年,杨德昌导演的作品《一一》在戛纳获奖,好评如潮。作为他的忠实观众,自然忙不迭找来看。拿到的是录像带,音声和画质都打了折扣。两小时五十二分钟后不禁猜想,有了这部作品,接下来他将拍摄什么,还是就此封镜?后来没有看到他的新作,再后来就是这两天,知道他真的封镜了。

《一一》需要耐心观看,似乎还需要阅历,需要一些不跌宕却也不那么如意的生活遭际来垫底。故事起始于一场婚礼,新郎的旧情人来找新浪的妈妈哭诉自己惨遭淘汰,而新娘的礼服已经不能盖住她隆起的小腹;然后我们看到,新郎的姐夫重逢初恋情人,新郎的妈妈突然中风,情窦初开的小姑娘给别人送情信成了收信人的情人……人生何处不尴尬!医生说,老太太的亲人必须要对她不断说话,才可能留住老人的意识,大家纷纷开始对着只会平躺的婆婆叙说自己的生活。女儿哭了,因为说着说着忽然发现人到中年却活得这样平淡,生活好似走圆圈,起点终点都模糊;小外孙女也哭了,初恋的不成功让她成长却失落了一度认为最宝贵的东西;陷入中年危机和初恋回忆的男人原打算叛逆一回,跑到日本企图唤回逝去的一切,最后只有把哭泣的旧恋人抱在怀中欲哭无泪——谁也回不到从前。就这样,故事走到了最后,以一场葬礼告终,让大家有机会省思的老人去世了,生活还是老样子,岁月依然催人老,连小孩子也不放过。这是我记得的全部情节,不知是否与电影本身有出入。在网上看到有人说,《一一》值得看好多遍,我想,人和人真是不一样,七年过去,我连第二遍都不想看,电影无疑很精彩,但看多了,容易老。

由此想到当年看《一一》,看时不动情,感觉不像看以往的杨氏作品,没有了不能平静、装不出平静、一想起来总不平静的激荡的内心感受,而是静水深流、水滴穿透了心头的时光之茧时淡然的悲伤和默认命运之后的小暖,逆来顺受着,一生就如此如此不过如此,有什么好激动?当时觉得杨德昌老了。这种老和年龄没有关系,只是一瞬间,悟到所谓人被生活摧残实际是被自己摧残,那么坦然和命运握手言欢吧,就老了。所以,看完《一一》直到现在,我没再重看过杨德昌的作品。想到他,会想起《肖申克的救赎》中面带微笑饲养小乌鸦的监狱图书管理员老布,他说,他已经老得不能耍混蛋了。这句话我私心以为适用于杨德昌。在《一一》之前,他以凛冽、冷峻甚至挑衅的姿态解剖世事人情,把他追寻的灵魂和生活的真相拿来反复拷问,有的是精力和心气去展示、去解释,而在《一一》里面,他变身成一名温和的、人生博物馆的参观讲解员,讲解过程中偶尔还能看到当年的锐气灵光一闪,刚要借题发挥上纲上线一点儿什么马上又收敛了变为平和,那灵光一闪,只是秉性难移的自然流露,不是刻意而为了。因此,我总觉得,杨德昌在《一一》出现之际,变得可爱了,颇似一位圆融、通达的智者,而此前的他,只是勤奋和犀利得令人敬佩。台湾出版的《杨德昌电影研究》,把他比喻成切割了台湾现代都会文明的手术刀,这把手术刀在《一一》里面,多了一点深思熟虑之后的谨慎和宽容。

杨德昌的电影有明显的运镜风格,长镜头、深焦、固定画框和固定机位是他惯用的,仿佛摄影机等在某年某月某一天的某处,静待一场惊天动地的来临。这也是一种观察和窥视,固执地追寻某种真相。比如城市文明对人心灵的扭曲、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疏离、青春的真诚总是被成人世界的规则所戕害、男人和女人的矛盾与妥协……追寻之后,也试图回答这些困惑,不惜给人留下他的电影喜欢说教的印象。在每一次对人和生活的展示中,他都会按捺不住,都要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解释,这些解释让他的作品变得相对小众、偶尔枯燥,但有意思的是,到了《一一》,他借一个小男孩之口说出了穷尽大半生悟出的“真相”——我们只能看到一半真相,每个人都只能看到一个局部的世界,就像小男孩用相机拍下那些人的后脑勺,那是我们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这样说来,人生原本没有真相。如果说以往的电影从展示到解释是一个思想者不能克服主观意识好为人师的微妙下滑,《一一》却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从致力于解释一切到心怀温存地展示所见所感与人分享的绝妙上升。作为最后一部完整示人的作品,《一一》为杨德昌对人生的思考收了一个明亮的尾巴。

我最喜欢的杨德昌电影:
    《光阴的故事》
    《青梅竹马》
    《恐怖分子》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独立时代》
    《麻将》
    《一一》

专栏介绍

观影随笔

观影随笔

安顿,《北京青年报》记者。1995年起从事“当代中国人情感状态的个案调查”至今。1996年6月起主持《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人在旅途”版“口述实录”栏目。著有《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系列,包括《绝对隐私》、《回家》、《情证今生》、《相逢陌生人》、《绝无禁忌》、《悲欢情缘》。散文集《动词安顿》、《天堂雨》,小说《欲望碎片》、《焚心之恋》、《因为爱你才害你》等。

专栏作家

中日当建构关于战争的共同记忆

中日当建构关于战争的共同记忆

胡澎,史学博士,民盟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毕业于日本富山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科日本东洋文化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5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安倍先生应持有自知之明

安倍先生应持有自知之明

冯昭奎,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1983年改行搞日本研究和国际问题研究。他的作品总是蕴含着一个道理:不懂科技,不懂辩证法,就不懂国际关系,不懂战争。

让宅基地成为财产

让宅基地成为财产

傅蔚冈,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员,研究领域为财产法、城市化与政府监管。对中国的城市化和农地征收制度有着独到的见解,在学术刊物和公共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更多更多非常识

第373期:中国梦:每个人丰满的现实

要坚持推进改革,释放个人的自由,让更多人发展自己的梦想,中国的未来必定是“长风破浪会有时”。[详细]

第372期:日本纠结的强者之路

日本一直仰视着它身旁所有的强者,从盛唐到欧美,从中华文明到工业科技。一路走来,大和民族时而谦卑恭谨,饥渴地学习一切新知只为让自己变得更强;时而自大傲慢,以变强为圭臬,不断扩张、征伐。[详细]

第371期:美国梦:鸿鹄志远 天道酬勤

“美国梦”已经成就了一个国家和无数国民。无论美国人如何讨论它,都不是考虑是否放弃“美国梦”,而是如何修复它。其所代表的富裕、繁荣和背后的精神内涵,都值得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去学习和借鉴。[详细]

第370期:求索俄罗斯:东方还是西方?

横跨欧亚两大洲的俄罗斯,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替作用下,成为一个具有特殊的双重矛盾性质的国家。俄罗斯,属于东方,还是西方?[详细]

第369期:国家精神之:德国的理性与激情

理性的德国沉稳、严谨;激情的德国把国家与荣誉看得无比崇高。在短暂的统一历史中,德国国内一直在按照自身认为正确思路审慎前行。[详细]

第368期:末日邪教“全能神”

无论这些邪教吹得有多神,不变的是他们控制成员,疯狂敛财的本质。但只要看清他们的本质,相信正常的信仰是教人向善的,就不会被他们迷惑。[详细]

第367期:大和魂,纠结的强者之路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异和独特的民族,他们一手捧着柔美秀丽的菊花,一手提着锋利的刀剑,总是神情紧张地耸立在地球之颠。[详细]

第366期:安倍晋三,不只是“右翼”

擅长政治平衡手腕的安倍晋三如果再次上任,相信对中日关系而言不会是一件坏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