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评

395

央视网 > 新闻台 > 评论频道 > 央视网评

谈“国人素质”前,应该先做好制度和管理保障

本网评论员 2012年10月07日 09:00

近日“十一”的大规模出行导致了不少环境卫生问题。据北京市政市容委统计,“十一”当天,天安门广场共清出生活垃圾7900多公斤,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四分之一。而据海南三亚环卫部门统计,中秋夜过后,海南三亚大东海景区3公里海滩共清理出50吨游人赏月留下的生活垃圾。不少评论认为,这又显示了中国人“素质不够高”。

每逢这类事件,指责国人的“素质不高”就成为一种既安全又不费事的评论手段。一来指责“素质”又看似指责了所有人,但又实际上没有把责任落到任何一个确定的个体或群体上,不得罪人。二来所指的“中国人”这个群体太大,个体本身必然偏差,每个听到这样批评的人都可以为自己是“素质较好”的那一部分,这样的批评只是“挠痒痒”;三来“素质”二字又甚是玄乎,几乎任何社会问题都能扯到素质,而如何改进素质又似乎是一个极其复杂庞大的工程,谁也说不出个真正的所以然来,因此批评完“素质不高”即可甩手了事。

一般来说,被扯到“素质”的事件,最重要的特点是,通常这类行为本身没有法律进行严格规定并可以依法追究责任,或者虽有法律但实际追究难度大。此时,道德,也就是人的自律就在这类行为的内在主导因素上占了上风。

人性有向善的部分,可以向素昧平生的人伸出援手;人性也有向恶的部分,比如人人都想懒惰,都想不干活吃白食。但是人在具体的情境下的选择是不同的。以行善作比喻来说,对一个乞丐扔几个硬币恐怕人人都干过,但是如果要花几万几十万救助大量穷人,这一般就只有很有钱的富人会干了。饱腹的时候施人一顿饭举手之劳,快要饿死时只要自己有吃哪管旁人死活。一言以蔽之,人还是会计算成本和收益的。

虽然“素质”说法本身很玄乎,被扯到素质的那一些具体情况,却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今年“十一”被曝光最多的是随地乱丢垃圾问题,不过,这些地方以前为何很少被报道有这些问题呢?每年十一都是客流高峰,今年又尤甚。各大景区都出现了客流量超过配套设施承载量的情况,垃圾桶又何尝不是如此?假如路边垃圾桶够多,容易找,又及时清理,相信大部分人都乐于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但当你手上积了几个小时的垃圾,费劲千辛万苦穿过拥挤人群,才找到一个早就被塞满甚至被垃圾淹没的垃圾桶(甚至人太多,根本没法找到)时,你又有多肯定自己愿意把垃圾继续拿在手里?即使是那些坐在书房里指责游人“素质低下”的批评家们,也未必做得到吧。

从根本上说,在配套服务和管理达不到应有标准的情况下,要求游客具有“高素质”是几乎不可能的。我们从来就不缺道德教育,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素质问题”,从今年“十一”的状况中也许就可见一斑。假如垃圾桶数量和清理工作跟得上,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乱扔垃圾。同样,如果博物馆能够及时制止喧哗、插队的游客,甚至敢于将他们“请出去”,那么也就不会那么吵闹。

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而垃圾桶,同样可以是文明的写照。文明不仅在不扔垃圾,不吵闹,不插队这些行为上,更在垃圾清理、场馆管理、秩序维护这些制度细节上。如果不能在规则上给予“素质”以足够的正面激励,那么也就怪不得游客们年复一年地“素质不高”了。

专栏作家

中日当建构关于战争的共同记忆

中日当建构关于战争的共同记忆

胡澎,史学博士,民盟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毕业于日本富山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科日本东洋文化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5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安倍先生应持有自知之明

安倍先生应持有自知之明

冯昭奎,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1983年改行搞日本研究和国际问题研究。他的作品总是蕴含着一个道理:不懂科技,不懂辩证法,就不懂国际关系,不懂战争。

让宅基地成为财产

让宅基地成为财产

傅蔚冈,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员,研究领域为财产法、城市化与政府监管。对中国的城市化和农地征收制度有着独到的见解,在学术刊物和公共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更多更多非常识

第375期:孤有所养的中国难题

在官方难以提供足够完善的孤儿福利救济的情况下,是否给民间力量一个规范生长的空间和支持?问题是时代的符号,对问题的求解是对时代的注解。[详细]

第374期:黄灯新规,习惯之争非规则之争

无论是司机还是行人,有太多的陋习需要去修正;有太多不完善的道路设施需要去修葺,车轮滚滚,文明不要被落在身后。[详细]

第373期:中国梦:每个人丰满的现实

要坚持推进改革,释放个人的自由,让更多人发展自己的梦想,中国的未来必定是“长风破浪会有时”。[详细]

第372期:日本纠结的强者之路

日本一直仰视着它身旁所有的强者,从盛唐到欧美,从中华文明到工业科技。一路走来,大和民族时而谦卑恭谨,饥渴地学习一切新知只为让自己变得更强;时而自大傲慢,以变强为圭臬,不断扩张、征伐。[详细]

第371期:美国梦:鸿鹄志远 天道酬勤

“美国梦”已经成就了一个国家和无数国民。无论美国人如何讨论它,都不是考虑是否放弃“美国梦”,而是如何修复它。其所代表的富裕、繁荣和背后的精神内涵,都值得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去学习和借鉴。[详细]

第370期:求索俄罗斯:东方还是西方?

横跨欧亚两大洲的俄罗斯,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替作用下,成为一个具有特殊的双重矛盾性质的国家。俄罗斯,属于东方,还是西方?[详细]

第369期:国家精神之:德国的理性与激情

理性的德国沉稳、严谨;激情的德国把国家与荣誉看得无比崇高。在短暂的统一历史中,德国国内一直在按照自身认为正确思路审慎前行。[详细]

第368期:末日邪教“全能神”

无论这些邪教吹得有多神,不变的是他们控制成员,疯狂敛财的本质。但只要看清他们的本质,相信正常的信仰是教人向善的,就不会被他们迷惑。[详细]

第367期:大和魂,纠结的强者之路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异和独特的民族,他们一手捧着柔美秀丽的菊花,一手提着锋利的刀剑,总是神情紧张地耸立在地球之颠。[详细]

第366期:安倍晋三,不只是“右翼”

擅长政治平衡手腕的安倍晋三如果再次上任,相信对中日关系而言不会是一件坏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