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评

359

央视网 > 新闻台 > 评论频道 > 央视网评

如果在华日企停产停业,受伤的是谁?

深度 撰稿 邱天人 2012年9月19日 07:00

央视网特稿 近日,受中日关系紧张影响,中国不同城市都出现了“抵制日货”的口号,日本品牌的销量也不同程度受挫,甚至出现了停工的情况。不过,如果日货真的被抵制了,日企真的停工停产停业了,对中国人真的有好处吗?事实并非如此。

日系品牌不同程度受挫,抵制看似初见成效

近日在华日企停工、停业情况不完全统计

从目前的报道来看,最近各行业的日系品牌的销量和市场份额都不同程度地受挫。索尼筹划已久的针对中国市场的营销却因钓鱼岛事件而大打折扣,松下电器、三菱重工等日系企业形势更严峻,在被中国网民列入首批抵制对象后,业绩已经大幅下降的松下等雪上加霜。市场调查公司数据显示,夏普彩电的份额由8.8%下跌到4.7%;索尼的份额由5.9%下跌至4.4%;松下的份额已跌至0.4%,而东芝、三洋等日系品牌的占有率都跌至1%以下。

同时在汽车行业方面,日系车同样不容乐观。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9月10日公布的数据,与上月比较(环比),8月日系车销量增长4.5%,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分别增长12.7%、14.7%、15.9%和11.7%;与上年同期比较(同比),8月日系车销量下降2%,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分别增长25.3%、21.2%、12.8%和4.1%。

就在9月17、18号,以佳能、本田、丰田为代表的一些知名日企宣布在中国的工厂停工1~2天,抵制似乎取得了“初步成功”。

停工短期内对日企冲击不大,反而可能使市场价格反弹

这些销量的下滑虽然确实有日系品牌近年来自身的问题,但仅以近一个月的下滑情况来看,显然与中日钓鱼岛争端和民间对日本的态度转变有关。“抵制日货”的口号似乎取得了实际的成果。不过这确实是一件好事吗?

资深媒体评论员张春蔚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包括日系汽车企业、家电企业在内的日本企业,近年来市场份额都有所下滑,伴随这种下滑而生的是产能过剩的问题。各厂商的产品库存都有着不同程度地积压,都面临着去库存化的问题。所以如果短期内出现停工,他们的销售并不会马上面临断货的局面,甚至客观上起到了帮助去库存化的作用。同时,由于市场仍然存在需求,如果一段时间以后供应跟不上,反而会使产品价格产生反弹。受损的仍然是中国消费者。

一旦日企停产,受损失的首先是GDP和政府税收

依照目前众多“抵制日货”的逻辑,让这些日企的货卖不出去,退出中国正是目的所在。不过,日企的停产比短期停工显然更为糟糕。

光从在华日企来看,如果没有了它们,中国整个经济和税收首先会减少。日企大多数地方都是重点企业。以广州市的汽车产业为例。汽车产业早已成为广州的支柱产业,地位高于其他任何产业。2011年,广州GDP为1.23万亿元,因为受日本大地震影响,广州汽车产值维持2010年水平为3000亿元,但也占据了广州GDP的24%。同时汽车产业也是广州的第一大税收来源,2011年广州三大本土车厂纳税接近230亿元,广汽丰田纳税87.87亿元,东风日产加上单独核算的风神汽车纳税接近80亿元,广汽本田黄埔、增城两个工厂的纳税额总共约为60亿元。当年广州税收为1021.2亿元。就在今年7月3日,广州市发改委和经济贸易委员会相继发布今年以及未来广州汽车产业扩张计划。汽车确定为10个优先发展产业中的“最优先产业”,今年汽车重大项目将完成55.6亿元的投资。

同样,刚刚宣布停工两天的佳能珠海公司,曾被称为珠海市制造业的“三驾马车”之一,2011年贡献税收超过1亿,也一直以来是珠海市的纳税大户。

如果日企停产,大量中国工人失业将造成社会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在华的日企还拥有大量的中国雇员,一旦这些日企停工停产,大量中国工人就业也将成为问题。

例如,这次首先宣布停产的日资企业是佳能,关闭的工厂包括:广东珠海的数码相机生产工厂,主要生产数码照相机、激光打印机、扫描仪等;广东中山的办公设备生产工厂,主要生产传真机、多功能机等;江苏苏州的复印机生产工厂,主要生产数码复印机及其相关外围设备。其中珠海工厂1万人,中山工厂和苏州工厂分别6000人。总数在2.2万人。

在9月18日,本田中国新闻发言人表示,本田在中国广州和武汉的两家工厂将在18日、19日两天停工,涉及员工约1.5万人,其中广汽本田可能有约7000多人。

一旦这些日企果真陷入长期停产甚至撤资(就如那些抵制日货人士所希望的那样)这些员工就会一下子丢掉饭碗,陷入失业的境地。短时间内不可能立即有同等规模的企业将之消化。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同时,几千甚至上万的青壮年劳动力对一个地方而言不是小数目。如果一批如此数量的无业青年长期在一地游荡,势必成为社会治安的巨大隐患。

考虑到日企还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资金、技术和原材料,影响不止那么一点

以上仅仅是这些企业停产带来的直接影响。如果在考虑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影响还远不止这么一点。中国和日本目前的贸易合作相当紧密,产业链也紧密对接。不少中国制造业企业在产业链中都居于日本企业的下游,在技术和原材料上都高度依赖日本企业,如果日企停产,停止技术合作,则中国制造业企业将立即遭受重创。

日本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也不仅在制造业层面。著名财经评论员石述思指出,以富士银行、三菱银行等为代表的日本金融业在中国开展的业务是所有外国同行中数额最大,分布最广的。这些金融机构与包括制造业在内的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依照日本相关人士的计算,中日两国的经济融合度已经达到了29%。这个数字超过30%的两个经济体就可以看作是同一个国家。显然,如果这些合作都被迫中断,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石述思还指出,日本的服务业同样在中国开展了大量的业务。其餐饮业、商业零售业已经深入到中国的二三线城市。2011年在世界经济普遍疲软的背景下,日本对中国投资额依然增长49%,总量和增长速度都远超其他国家。

没有竞争力,即使抵制了日货,市场也不属于国内品牌

在关于抵制日货的讨论中,也有人发问“如果没有日货,我们买什么”。对此,支持抵制日货的人的主要回应是:“这样正好中国的民族企业可以填补它们的空白。”但是,果真可以这样吗?

媒体评论员张春蔚认为,这种论调当然是不靠谱的。在市场中,产品竞争力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在光学领域,尼康、佳能等日本企业在技术和产品上的优势相当大,消费者很难放弃日系品牌转而购买国货。如果买不到,受损害的只会是消费者。

评论员石述思则指出,假若日本品牌真的不在中国卖了,填补市场空白的也不会是国内品牌。比如在汽车市场,消费者会转而购买德系车、美系车。在家电领域,则是韩国家电。中国产品在与这些其他国家的产品的竞争中。仍然没有优势。

这样的观点也有事实佐证:自从去年年初日本地震以来,日系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一直走低。不过与此同时国内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却也在下降。就在最近这个月,在日系车销量普降的情况下,众多欧美车型的销量却环比上升20%左右。可见想要国货取代日货也只是痴人说梦。

专栏作家

中日当建构关于战争的共同记忆

中日当建构关于战争的共同记忆

胡澎,史学博士,民盟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毕业于日本富山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科日本东洋文化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5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安倍先生应持有自知之明

安倍先生应持有自知之明

冯昭奎,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1983年改行搞日本研究和国际问题研究。他的作品总是蕴含着一个道理:不懂科技,不懂辩证法,就不懂国际关系,不懂战争。

让宅基地成为财产

让宅基地成为财产

傅蔚冈,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员,研究领域为财产法、城市化与政府监管。对中国的城市化和农地征收制度有着独到的见解,在学术刊物和公共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更多更多非常识

第375期:孤有所养的中国难题

在官方难以提供足够完善的孤儿福利救济的情况下,是否给民间力量一个规范生长的空间和支持?问题是时代的符号,对问题的求解是对时代的注解。[详细]

第374期:黄灯新规,习惯之争非规则之争

无论是司机还是行人,有太多的陋习需要去修正;有太多不完善的道路设施需要去修葺,车轮滚滚,文明不要被落在身后。[详细]

第373期:中国梦:每个人丰满的现实

要坚持推进改革,释放个人的自由,让更多人发展自己的梦想,中国的未来必定是“长风破浪会有时”。[详细]

第372期:日本纠结的强者之路

日本一直仰视着它身旁所有的强者,从盛唐到欧美,从中华文明到工业科技。一路走来,大和民族时而谦卑恭谨,饥渴地学习一切新知只为让自己变得更强;时而自大傲慢,以变强为圭臬,不断扩张、征伐。[详细]

第371期:美国梦:鸿鹄志远 天道酬勤

“美国梦”已经成就了一个国家和无数国民。无论美国人如何讨论它,都不是考虑是否放弃“美国梦”,而是如何修复它。其所代表的富裕、繁荣和背后的精神内涵,都值得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去学习和借鉴。[详细]

第370期:求索俄罗斯:东方还是西方?

横跨欧亚两大洲的俄罗斯,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替作用下,成为一个具有特殊的双重矛盾性质的国家。俄罗斯,属于东方,还是西方?[详细]

第369期:国家精神之:德国的理性与激情

理性的德国沉稳、严谨;激情的德国把国家与荣誉看得无比崇高。在短暂的统一历史中,德国国内一直在按照自身认为正确思路审慎前行。[详细]

第368期:末日邪教“全能神”

无论这些邪教吹得有多神,不变的是他们控制成员,疯狂敛财的本质。但只要看清他们的本质,相信正常的信仰是教人向善的,就不会被他们迷惑。[详细]

第367期:大和魂,纠结的强者之路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异和独特的民族,他们一手捧着柔美秀丽的菊花,一手提着锋利的刀剑,总是神情紧张地耸立在地球之颠。[详细]

第366期:安倍晋三,不只是“右翼”

擅长政治平衡手腕的安倍晋三如果再次上任,相信对中日关系而言不会是一件坏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