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相关新闻:
公务员考试报名截止 最热门职位8436选1
[视频]考上公务员,你就幸福了吗?
每年这个季节“国考热”升温已经成为秋季的另一道人文“风景”,千人争夺同一职位的现象再次上演,各种对“国考热”的反思及对年轻人的指责也随之扑面而来。不少人认为“国考热”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官本位”,更有报道下了结论:68.5%的受访者择业时优先选择“党政机关公务员”代表的就是“官迷”倾向,并进一步称持续的“公务员考试热”,标志着曾经一度淡化的官本位现象在当今中国又现回潮之势,并且愈演愈烈。
当“国考热”与官本位相联系,很多人会习惯性地觉得这二者之间就是个共生关系。但当板子打在报考的年轻人身上,而报考的群体又大多是80、90后的一代,这个结论是否下得有些仓促?
根据这份网络调查,65.8%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官本位现象十分严重,68.5%的受调查者择业时优先选择“党政机关公务员”。多半人认为这样的调查结果就代表官本位现象严重,其实不然,这样的结论实则是将公务员群体不分职位高低以及工作种类简单地符号化了。而另一方面,受访者的这种反应也很容易解释:一些问题官员的负面形象已经影响了公众的认知,官场生态的舆情堪忧。当公众将这种认知直接附加在尚未进入官场的报考公务员的人身上,就形成了68.5%的受调查者优先选择“党政机关公务员”等同于68.5%的受访者是“官迷”的情况。
实际上,一个简单的访问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不可否认的是,在报考国家公务员的大军中,确实有一些考生是冲着“官位”而去。但更多的是一千个报考公务员的人有一千种报考的理由,这些理由多与个体的具体需求相关。
如果把公务员视作一种职业的选择,那么相比而言,公务员系统内确有此系统外分不到的一杯羹,而这个羹原本不应该有内外之别。当我们把这些不同的利益诉求铺展开,会发现这些诉求其实很多与“当官”无关,可能只是为了解决户口问题,可能只是为了不让下一代将来面临升学和高考的困局;可能只是为了工作安稳和保险,获得应有的保障,不会因产假而遭辞;可能为了“老有所养”,在退休以后有个更有保障的老年;可能为了“病有所医”,降低看病难的风险;也可能是为了“住有所居”,幻想着能得到一套福利房,逃离“房奴”的压力……职业选择很多,但千军万马报考公务员,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寻求一个更有保障的生活。
有网友感言:“我们恨贪官,又拼命报考公务员。总之,我们愤怒,不是因为觉得不公平,而是觉得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不利位置,我们不是想消灭这种不公平,而是想让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有利位置。”重庆时报的时言平说,这感言,或许就是对“公考热”最好的解剖。
在社会保障不够健全、行业之间存在差距和权利失陷的社会状况下,在权力变成解决个体诉求最便捷的途径的情况下,出现“国考热”这样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如果轻易给“国考热”戴上“官本位”的帽子,而忽视其存在的社会因素,这样的标签显然是对“国考热”背后这一群体乃至更多人诉求的冷漠,更是一种偏见。
如果有一天,公务员与非公务员不再“内外有别”,不论哪行哪业,都能享受到合理的社会保障,个人的合法合理权利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个人的诉求都有足够通畅的渠道得到解决,那么谁还会去和几千个人去争抢一个职位?
胡澎,史学博士,民盟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毕业于日本富山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科日本东洋文化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5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冯昭奎,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1983年改行搞日本研究和国际问题研究。他的作品总是蕴含着一个道理:不懂科技,不懂辩证法,就不懂国际关系,不懂战争。
在官方难以提供足够完善的孤儿福利救济的情况下,是否给民间力量一个规范生长的空间和支持?问题是时代的符号,对问题的求解是对时代的注解。[详细]
无论是司机还是行人,有太多的陋习需要去修正;有太多不完善的道路设施需要去修葺,车轮滚滚,文明不要被落在身后。[详细]
要坚持推进改革,释放个人的自由,让更多人发展自己的梦想,中国的未来必定是“长风破浪会有时”。[详细]
日本一直仰视着它身旁所有的强者,从盛唐到欧美,从中华文明到工业科技。一路走来,大和民族时而谦卑恭谨,饥渴地学习一切新知只为让自己变得更强;时而自大傲慢,以变强为圭臬,不断扩张、征伐。[详细]
“美国梦”已经成就了一个国家和无数国民。无论美国人如何讨论它,都不是考虑是否放弃“美国梦”,而是如何修复它。其所代表的富裕、繁荣和背后的精神内涵,都值得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去学习和借鉴。[详细]
横跨欧亚两大洲的俄罗斯,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替作用下,成为一个具有特殊的双重矛盾性质的国家。俄罗斯,属于东方,还是西方?[详细]
理性的德国沉稳、严谨;激情的德国把国家与荣誉看得无比崇高。在短暂的统一历史中,德国国内一直在按照自身认为正确思路审慎前行。[详细]
无论这些邪教吹得有多神,不变的是他们控制成员,疯狂敛财的本质。但只要看清他们的本质,相信正常的信仰是教人向善的,就不会被他们迷惑。[详细]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异和独特的民族,他们一手捧着柔美秀丽的菊花,一手提着锋利的刀剑,总是神情紧张地耸立在地球之颠。[详细]
擅长政治平衡手腕的安倍晋三如果再次上任,相信对中日关系而言不会是一件坏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