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相关阅读:
中央政法委:我国将推进劳教、户籍改革
习近平:让民众感受到司法公平正义
十八大后第一次全国政法工作会议7日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长治久安,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法治。政法机关要以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重点,把加强法治建设贯穿于政法工作的全过程,带头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
“明法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德与法,自古以来就是框制社会秩序的两个主要维度。今天,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成为政法工作目标,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成为法治建设的灵魂,而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成为法治建设的根本任务--这令人想起陈弘毅先生的那句名言,“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
秩序是信任的基石,而尊重则是信任的引擎。眼下而已,以法治之本修弥社会信任似乎更显迫切。中国社科院7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心态蓝皮书》)。蓝皮书显示,中国社会总体信任指标进一步下降,低于60分的“及格线”,出现了人际间不信任扩大化、群体间不信任加深等新的特点,并导致社会的内耗和冲突加大。社会信任指标下降的一个特点是人际不信任的扩大化,只有不到一半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另一个特点是群体间不信任加深和固化,表现为官民、警民、医患、民商之间等许多主要社会关系之间的不信任,也表现在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不信任。
立法是修复信任链条的第一步。各种不信任或失信之所以泛滥或得逞,恰在于诸多领域边界不清、而道德亦无法承担底线的责任。譬如对于倒地老人搀扶问题,既有道德失范的隐忧,更有法令不彰的因由,西方国家有保护好人的《好撒玛利亚人法》、新加坡有惩戒讹诈好人的严苛法度——而这些,恰恰是严惩碰瓷与褒赏道德行为的基本“度量衡”。即便以眼下的新交规观之,新法实施后信号灯违法现象锐减起码也说明,严刑峻法,对于“车德”等顽疾亦有裨益。
执法是稳固信任关系的防火墙。正如政法工作会议所强调,“要着力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拒腐防变能力”。建构转型期的信任关系,执法是最显性的一步。司法只有从纸面归于现实,法治才能获得蓬勃的生命力。蓝皮书分析说,中国社会信任水平下降,原因可能来自频发的公共事件,冲击了市民对社会的诚信感受,而调查显示,民众对政府机构、政法机关的信任度不高。尤其在一些公共事件中,少数政法部门的任何出尔反尔或虚与委蛇,对法治大局都是极大的损耗——“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决其恶果甚至于十次犯罪,因为犯罪只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决却是弄脏了水源”。
守法是重建信任体系的关键一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是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十八大报告也重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日前,82 岁高龄的法学泰斗江平在谈及法治建设时更直言,“建设宪政社会主义是大势之所趋,当前亟待纠正一些司法偏差,亟待进一步树立《宪法》和司法的权威,推进依法行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守法有两种,一是公权守法不逾矩,二是私权守法不犯规。前者是构建官民、警民之间信任关系的核心,而后者是调和医患、民商等对立关系的根本。于前者而言,更为重要。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政治局会议、部署2013年反腐败工作时指出,少数党员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个别领导特别是高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全党须增强忧患意识、坚定果断刹风整纪,加大办案力度,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信任与沟通看似是道德治理命题,但在现实语境下,更是对法治建设的吁求。“法是最低的道德”,法治越健全有序,社会生态越谐和温润。有公平的秩序、有公正的结果、有公开的博弈,多元的利益关系才不至于顾此失彼,喧哗的话语表达才不会将民声遮蔽。
胡澎,史学博士,民盟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毕业于日本富山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科日本东洋文化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5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冯昭奎,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1983年改行搞日本研究和国际问题研究。他的作品总是蕴含着一个道理:不懂科技,不懂辩证法,就不懂国际关系,不懂战争。
在官方难以提供足够完善的孤儿福利救济的情况下,是否给民间力量一个规范生长的空间和支持?问题是时代的符号,对问题的求解是对时代的注解。[详细]
无论是司机还是行人,有太多的陋习需要去修正;有太多不完善的道路设施需要去修葺,车轮滚滚,文明不要被落在身后。[详细]
要坚持推进改革,释放个人的自由,让更多人发展自己的梦想,中国的未来必定是“长风破浪会有时”。[详细]
日本一直仰视着它身旁所有的强者,从盛唐到欧美,从中华文明到工业科技。一路走来,大和民族时而谦卑恭谨,饥渴地学习一切新知只为让自己变得更强;时而自大傲慢,以变强为圭臬,不断扩张、征伐。[详细]
“美国梦”已经成就了一个国家和无数国民。无论美国人如何讨论它,都不是考虑是否放弃“美国梦”,而是如何修复它。其所代表的富裕、繁荣和背后的精神内涵,都值得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去学习和借鉴。[详细]
横跨欧亚两大洲的俄罗斯,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替作用下,成为一个具有特殊的双重矛盾性质的国家。俄罗斯,属于东方,还是西方?[详细]
理性的德国沉稳、严谨;激情的德国把国家与荣誉看得无比崇高。在短暂的统一历史中,德国国内一直在按照自身认为正确思路审慎前行。[详细]
无论这些邪教吹得有多神,不变的是他们控制成员,疯狂敛财的本质。但只要看清他们的本质,相信正常的信仰是教人向善的,就不会被他们迷惑。[详细]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异和独特的民族,他们一手捧着柔美秀丽的菊花,一手提着锋利的刀剑,总是神情紧张地耸立在地球之颠。[详细]
擅长政治平衡手腕的安倍晋三如果再次上任,相信对中日关系而言不会是一件坏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