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评

472

央视网 > 新闻台 > 评论频道 > 央视网评

撤校并点应以换来更好的教育为宗旨

特约评论员 熊丙奇

相关新闻:
    农村学校每天消失63所 过度撤并致学生负担加重
    教育部: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11月17日,21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布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省市就针对农村生源的变化,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这也被称为“撤点并校”。200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第十三条提到,“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学校布局调整要与危房改造、规范学制、城镇化发展、移民搬迁等统筹规划。调整后的校舍等资产要保证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这被舆论解读为此后农村大规模“撤点并校”的政策依据。

本来,根据生源的变化,调整学校的布局,是十分正常的,也有其必要性,这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同时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国务院的政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台的。按照这一政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调整,是必须因地制宜的,而且,也明确提到,“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但遗憾的是,这一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不少地方“断章取义”,存在“一哄而上”,盲目撤点并校的问题。

今年9月,针对过去10多年来撤点并校中存在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撤点并校所带来的严重问题,具体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大幅减少,导致部分学生上学路途变远、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并带来农村寄宿制学校不足、一些城镇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有的地方在学校撤并过程中,规划方案不完善,操作程序不规范,保障措施不到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这是十分务实的态度。然而,这是一个被舆论广泛认为“迟到”的意见,面对一半小学已经被撤并掉的现实,再出台意见修补撤点并校的“后遗症”,效果如何还难说,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已经改变了很多农村学生的命运。

一项好的政策,为何会被“曲解”、“走偏”?这值得深思。总体看来,我国教育政策的制订、执行,目前普遍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模糊。由于我国各地的教育情况十分复杂,因此教育政策的执行,需要因地制宜,可是,这不意味着把权限全部交给地方,对于一些地方政府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必须由中央政府明确,这才能将中央政策和地方情况有效结合,也有利于中央检查、督促地方执行政策。

像撤点并校政策,中央政府允许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学校布局的政策是合理的,但要避免地方政府借撤点并校,一味减少学校、教学点,以此减少自身对教育的投入,应该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学校离开学生家庭的距离,不得超过多少距离,学生徒步上学的时间不得超过多少分钟,必须撤点重新布局的学校超过多少距离必须配备校车等等,只有有这一明确的限制,才能避免地方政府由“因地制宜”变为“一哄而上”。事实上,今年国务院发布的规范意见,就是在这方面进行了“规范”。如果早在2001年的意见中,就有这些明确的规范,目前发生的撤点并校的问题或可以避免。

类似的还有异地高考政策,目前我国采取的办法,还是由各地因地制宜设置异地高考门槛。因地制宜是必要的,但是,在异地高考矛盾不突出的地区,比如山东、黑龙江等,这一问题还不大,而在矛盾比较突出的北京、上海等地区,如果把设置门槛的权限,全部交给地方,地方政府完全有可能在本地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高考利益的冲突下——这些地区流入人口多,高考竞争并不激烈——设置很高的异地高考门槛,结果是量大面广的随迁子女无法享有异地高考政策。

其二,教育决策缺乏广泛听取民意这一步骤。如果各地在教育决策中,能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有将民意纳入决策的过程和机制,就撤不撤、怎么撤、撤之后的交通、求学问题怎么解决等进行深入讨论,那么,因地制宜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可是,地方政府在制订教育政策时,有时却是由行政单方面主导,忽略了民众意见。对此,国务院在2009年,明确要求各地在撤点并校时,必须听取老百姓意见;2010年我国出台的《教育规划纲要》,专门提到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包括纲要本身的制订,就先后两轮公开听取意见——但是,不容乐观的现实是,一些地方政府还是按照原有的思维,继续主导教育决策,来规划教育的发展。

这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让老百姓享有更好的教育,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发展理念和思维,要充分听取他们的需求、意见,建立开放、民主的教育决策机制,这样才能保障教育决策,给大家带来更好的教育。

专栏作家

中日当建构关于战争的共同记忆

中日当建构关于战争的共同记忆

胡澎,史学博士,民盟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毕业于日本富山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科日本东洋文化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5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安倍先生应持有自知之明

安倍先生应持有自知之明

冯昭奎,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1983年改行搞日本研究和国际问题研究。他的作品总是蕴含着一个道理:不懂科技,不懂辩证法,就不懂国际关系,不懂战争。

让宅基地成为财产

让宅基地成为财产

傅蔚冈,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员,研究领域为财产法、城市化与政府监管。对中国的城市化和农地征收制度有着独到的见解,在学术刊物和公共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更多更多非常识

第375期:孤有所养的中国难题

在官方难以提供足够完善的孤儿福利救济的情况下,是否给民间力量一个规范生长的空间和支持?问题是时代的符号,对问题的求解是对时代的注解。[详细]

第374期:黄灯新规,习惯之争非规则之争

无论是司机还是行人,有太多的陋习需要去修正;有太多不完善的道路设施需要去修葺,车轮滚滚,文明不要被落在身后。[详细]

第373期:中国梦:每个人丰满的现实

要坚持推进改革,释放个人的自由,让更多人发展自己的梦想,中国的未来必定是“长风破浪会有时”。[详细]

第372期:日本纠结的强者之路

日本一直仰视着它身旁所有的强者,从盛唐到欧美,从中华文明到工业科技。一路走来,大和民族时而谦卑恭谨,饥渴地学习一切新知只为让自己变得更强;时而自大傲慢,以变强为圭臬,不断扩张、征伐。[详细]

第371期:美国梦:鸿鹄志远 天道酬勤

“美国梦”已经成就了一个国家和无数国民。无论美国人如何讨论它,都不是考虑是否放弃“美国梦”,而是如何修复它。其所代表的富裕、繁荣和背后的精神内涵,都值得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去学习和借鉴。[详细]

第370期:求索俄罗斯:东方还是西方?

横跨欧亚两大洲的俄罗斯,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替作用下,成为一个具有特殊的双重矛盾性质的国家。俄罗斯,属于东方,还是西方?[详细]

第369期:国家精神之:德国的理性与激情

理性的德国沉稳、严谨;激情的德国把国家与荣誉看得无比崇高。在短暂的统一历史中,德国国内一直在按照自身认为正确思路审慎前行。[详细]

第368期:末日邪教“全能神”

无论这些邪教吹得有多神,不变的是他们控制成员,疯狂敛财的本质。但只要看清他们的本质,相信正常的信仰是教人向善的,就不会被他们迷惑。[详细]

第367期:大和魂,纠结的强者之路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异和独特的民族,他们一手捧着柔美秀丽的菊花,一手提着锋利的刀剑,总是神情紧张地耸立在地球之颠。[详细]

第366期:安倍晋三,不只是“右翼”

擅长政治平衡手腕的安倍晋三如果再次上任,相信对中日关系而言不会是一件坏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