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讯(记者高宇婷 王小英)天津塘沽开发区的爆炸事故暴露了危险品管理的诸多漏洞。
在接受央视网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成平表示:要加大危险品监管力度,细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保障民众安全。
成平认为,首先应当尽快修改2007年国家出台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一个规定比较粗泛的《条例》,涉事企业负责人的处罚不够明确和具体。”成平说,“需要一个更加详细的法条。”
同时,危险品需要一个统一的机构监管。“现在危险品的管理涉及很多部门,很多部门都想履职,履职的形式就是检查,但是每个部门履职的检查、管理方式都比较粗,检查没有形成标准化、规范性的格式,不够系统。”成平分析说。
成平进一步指出,多部门多头重复检查,却仍然存在一些检查上的漏洞。漏洞累计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隐患、形成事故。
在成平看来,要统一机构,不要多部门监管,这样才能做到监管责任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对危险品建立起全过程的了解掌握。
另外,成平还建议建立信息平台。她介绍,危化品从生产到使用、运输、交付出去再转到下一个环节,流程往往涉及多个部门,监管缺乏针对性,做不到精准监管。
成平希望统一信息平台,给危险品发“出生证”、“身份证”,进而全过程跟踪危险品。
进一步而言,危险品的包装也同样需要规范标准。“要从外包装就能判断其危险性、什么产品种类、需要怎么维护管理、有什么危害等。 并认真履行这个标准,检查时就不用再打开去查。”成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