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郑珊:关注儿科医生培养 绝不能仅靠扩招

简出成效 > 央视网 A+

原标题:

11

  央视网讯(记者王小英  高宇婷)“我太激动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了要“加快培养儿科医生”的内容,郑珊心情澎湃。 3月5日,她还专门发了朋友圈:“通过努力,‘儿科医生’上了政府工作报告”,后面是三个微笑的表情。

  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郑珊为儿科医生问题呼吁多年,如今总算有所收获。

  3月8日上午妇联界别的联组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参加了会议讨论,郑珊获得发言机会。

11

  她说,很多医生不愿意从事儿科,因为这个行业和医院其他行业相比负担大、工作密度高、收入低,儿科医务人员流失较多,儿科医生紧缺的矛盾日益凸显。

  来自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千名0-14岁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53人,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儿科执业(助理)医师存在较大缺口。医疗机构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日均承担的门诊人次数约为17人次,是医疗机构其他执业(助理)医师工作量的2.4倍;年均承担的出院人次数近200人次,是其他执业(助理)医师的2.6倍。

  从事了34年儿科医疗及儿科教学工作的郑珊深以为虑,连续9年呼吁加大儿科医生的培养。

  就在今年两会前夕,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发布消息,将恢复取消了18年的儿科本科招生,支持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8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并将于今年7月起开始招收儿科学专业本科人才。

  在郑珊看来,这只是第一步,加快培养儿科医生决不能仅仅止于恢复儿科系的招生。“儿科医生的培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面很广。”

  她举例说,去年她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为了能招收到更多的儿科医生,曾多次去医学院给学生们做宣传,并且承诺给予一些政策和待遇上的倾斜。“最后只有10个学生选择了儿科,但今年就走了2个。”郑珊说,“所以,关键还是要让这些医生最终能留在儿科。”

  她建议,应从“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入手,缓解儿童医疗日益加剧的困境,具体措施包括,切实加大对儿科医疗事业的投入,设立为儿童医疗服务的专项研究奖励和人才奖励,适当上调儿科医疗服务价格,提高儿科医生薪酬待遇等。

编辑:唐诗颖 责任编辑: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