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2016年3月22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8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5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4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1日
产自日本海的帝王蟹,从吉林珲春起运,8个多小时即可落地4000公里外的广州,成为舌尖美味。融入“一带一路”,吉林开放发展闯新路。这是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一个缩影。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开放理念,也是各方热议的话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从成功主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从倡导“一带一路”到中韩、中澳自贸协定落地生效,从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投入运转……我国开放发展新理念开花结果,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多地发出“中国声音”,贡献出正能量。
“一带一路”建设,是当前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也是开放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投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提升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水平。
3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徐绍史表示,现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在国内构建机制,逐步落地,在国际上也受到了热烈广泛的响应,它将会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和互利共赢。
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到内陆开放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的开放战略,积极促进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与国际地位相称的国际责任,务实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者肖陆军系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央视网2016年3月22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8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5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4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