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变化·乡愁,年味嬗变中寻找醇厚之美

特约评论员古敏

  在猴年春节期间,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全国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支持、央视网主办的“新春·变化·乡愁”微视频主题征集活动在网上掀起讨论参与热潮。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用视频记录下当地喜庆新春的热闹景象以及家乡发展变化的新风貌等,并上传到活动专区进行分享。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历经漫长而复杂的时空演变,已沉淀在炎黄子孙的血液中。但是,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等诸多原因,国人过年的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某些地区,一些传统年俗式微。与之同时,新年俗不断涌现,微信红包拜年、旅行过大年等冲击着传统年俗。一些人发出“年味儿淡了”“越来越没有年味儿”的感叹。

  在“新春·变化·乡愁”微视频主题征集活动中,年味儿这个话题让人们感受到了另外一番韵味:拍客“向东”摄制《寻找我们的年味儿》,让观众通过生动的画面,感受贵州绥阳县民俗大“排街”狮舞龙腾喜迎新年的热闹场景;网友称通过浏览众多参评作品,突出感受到各地对于传统文化(包括非遗文化)的尊重、保护和改进创新,一带一路、“互联网+”等国家倡导的发展战略正融入广大网民的日常生活,并为传统文化增添新的光彩;拍客“郭德茂”上传的作品《妈妈的年味》不仅展示了地方美食诱惑,更喊出了众多网友的心声——“妈妈的健康就是最美的年味儿”……年味儿、孝心等传统文化内在的精气神在网友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抢红包”之类的新年俗固然业已成为新潮流,但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统年俗也同样滋润着神州大地。由此可见,在年味儿嬗变中,年味儿并没有变淡,而是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醇厚了。这既有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有民众对传统年俗的真切回味,还有年俗本身极强的更新能力和顽强鲜活的生命力。

专题地址:http://events.xiyou.cntv.cn/special/cjsp/shouye/index.shtml

作品上传地址:http://ishow.xiyou.cntv.cn/act-225.html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