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个有气质、有文化品位的元宵节

特约评论员秦川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22日,元宵佳节,寄托着中国人追求团圆和美满的愿望。在19日上午,习总书记向全国人民致以元宵节问候。

  欢度元宵节,是向传统习俗致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狮子……一个个习俗在这天复活,而且历久弥新,愈发富有生命力。在我们的童年记忆里,过元宵节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未来仍会这样,这正是习俗所勃发的生命力,以及所彰显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是重温习俗,而是传承习俗,让习俗永远赓续。

  欢度元宵节,也是向传统文化致敬。每一种习俗之所以不被历史的尘土所湮灭,之所以植入民众心中,就在于它们流淌着传统文化的基因。比如一想到元宵节,我们就自然想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想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千百年来,这些描写元宵节的古代诗词,长盛不衰,它有习俗的脉络,有文化的滋味,也有审美的趣味,这正体现了文化的力量。

  欢度元宵节,更是表达一种良好祝愿。元宵,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圆月历来有美满之喻。无论吃元宵还是吃汤圆,都寄寓了一种祝愿。诚所谓:吃汤元(汤圆和元宵)、庆团圆。清人丘逢甲写道:“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在月圆之际更容易思乡,更容易盼团圆,而元宵节就成了这种载体。

  此外,需要厘清的是,近年来常有人担忧洋节来势迅猛,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似乎正逐渐式微。传统节日真会衰落吗?事实上,十多亿中国人仍把传统节日当作重要的主餐,洋节只是甜点而已。比如春节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也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每到年关,乡愁就是一张薄薄的车票,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今天,更有文化传统意识的我们,有责任过一个有文化品位的传统节日。让包括元宵节在内的每个传统节日,都葆有文化气质,都深入人心。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