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与士兵》,威武之师血色军魂

特约评论员邓海建

  30多年沉淀下来的民俗“春晚”,是亿万中国人过大年的“盛大家宴”。看春晚,聊春晚,感受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2016央视春晚的亮点。作为一道以“中国梦”为主材的“文艺年夜饭”,更多地体现了满满的正能量。

  语言类节目《将军与士兵》,这个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的小品,以走心的“硬汉模式”,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小品由侯勇、句号和于恒担纲主演,讲述军长在膝盖积液的情况下仍刻苦训练的故事。参加了去年大阅兵,已经100岁的抗战老兵张玉华也来到晚会现场。当坐着轮椅来到舞台上的他,站起来给全国观众敬礼时,无论是台下、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被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所打动。

  这个小品之所以成为2016央视春晚的重磅力作,缘于三个“真”:一是真细节。这是一个实景短剧,讲述的是九三阅兵前夕,一个普通士兵班长训练一位坚持带头训练达标的将军的真实故事。该节目的编剧、导演、演员,均为军人,军龄最长的近50年,军龄最短的16年。故事是真发生的,演员是真军人,老战士是真英雄,仪仗兵是本色登场……有人说,当108位仪仗兵踏着整齐步伐走上舞台时,瞬间将观众带回九三阅兵现场,他们在春晚上的一招一式,就是他们训练的一朝一日。二是真对白。小品立足于阅兵训练中一件发生在将军与士兵间的稀罕事,士兵训练正步不达标的将军,用矛盾和戏剧冲突串联起整个节目,以小见大,通过阅兵训练,展现出中国军人的士气、英气和豪气。侯勇的一段独白掀起了作品的高潮,“我的父亲是个老八路。他最担心的就是我当军长之后变成‘官老爷’。如果每一个将军都是有血性敢拼杀的兵,中国的军队一定会无往不胜!”一句话,当不好士兵的将军不是好将军。三是真创新。无论是创作过程,还是表演形式,整个小品从出身便自带“创新光芒”。尤其是最后还邀请了三军仪仗队的战士,来到春晚现场带来精彩表演。此情此景,仿佛把大家带回盛大的阅兵式现场。强军梦,中国梦,交相辉映;爱国心,民族心,同频共振。

  威武之师铸就血色军魂。《将军与士兵》展示了中国威武之师形象。这是强军兴军的力量,也是血色军魂的担当。在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语境下,春晚的这“三分钟”,激荡的不只是国人强军立国的满腔热血,更激扬起亿万民众的昂扬斗志。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