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春晚,是一种对传统文化不舍的情怀

特约评论员杨飞

  春节既弥漫着浓浓的"年味",更洋溢着暖暖的亲情。而除夕夜陪着家人看央视春晚,就好比过年一定要回家一样,已经成为了国人的一种习惯。每到春节前夕,人们就开始对春晚翘首以待,除了必须坚守岗位的"童靴"外,几乎都是早早地守在了电视机前。

  用文艺晚会形式展示与传承传统文化,的确称得上艺术家们对传统文化的一大贡献。通过春晚我们可以吸收、接纳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精华,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在这种传播与同化中变得更丰满更有生命力。

  话说今年的央视春晚,歌舞、魔术、武术、相声轮番亮相,精彩的节目不禁让观众眼前一亮。歌舞《美丽中国走起来》、小品《康庄趣事儿》、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魔术《家的思念》等等,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成果尽善尽美地展示给了观众,简直"棒棒哒"。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华人华侨演绎的经典歌舞《茉莉花》,看得小编都"流出了口水"。太帅了,太靓了,传统文化遇到"洋味",果真妙不可言哦。如此这般用现代人的语言,以及现代人的价值观,去演绎中国的传统文化,春晚就好似传统文化的现代"集会",难怪小伙伴们个个都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尽管每年春晚舞台上的"女神"和"小鲜肉"都不尽相同,但春晚这道"精神年夜饭"已经牢牢俘获了炎黄子孙的心。也可以说,央视春晚,成为了炎黄子孙约定俗成的一道文化大餐和一种对传统文化不舍的情怀。

  浓浓中国味,暖暖中国心。往小里说,猴年春晚有家国情怀,有天伦之乐。往大里说,猴年春晚不仅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更是实现"中国梦"波澜壮阔大时代的投影。猴年春晚是一场传统文化"大餐",也是一道华夏儿女"家宴",其温暖你我他、点亮家国情,既"暖身"又"走心"。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