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峰会专家谈】网络主权是构建民主、和平网络空间的基石

特约评论员朱莉欣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国际社会应该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合作,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我们应该坚持尊重网络主权,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

  网络主权是网络空间达至民主和平的基石,是在网络空间实施共治共享的前提。那种认为网络主权割裂了网络空间,限制网络发展的观点是狭隘的、不客观的。国际关系的历史实践表明,主权概念是构建平等和民主的国际社会,推动国际社会和平共处的基础性概念。

  自欧洲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最早确立国家主权制度以来,主权的内容就和国家平等联系在一起。1945年,拉丁美洲外交家们提出的“主权平等”原则被写入联合国宪章,成为主权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主权平等的原则和精神同样适用于网络空间。“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网络主权在于呼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空间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不搞网络霸权,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从事、纵容或支持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网络活动。在主权平等的基础上,才能构建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网络空间秩序。

  网络主权是对和平网络空间的呼唤,是依法应对网络空间威胁的基础。由于各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技术发展不平衡,造成了技术弱国在本国的网络建设发展过程中对强国技术和产品的过分依赖,易受到技术封锁和要挟。同时这些产品(包括软件和硬件)可能存在后门、埋藏逻辑炸弹等,使弱国网络存在巨大安全隐患。“棱镜门”事件暴露出网络强国可以利用技术优势,窃取和收集他国国家和机构的机密以及民众的个人信息,不断加强对他国数据的控制。而在传播可以作为一种战略行动的今天,日益成为传播主要媒介的网络可能成为某些国家战略进攻的武器。一些国家通过网络使用“自由”、“人权”、“解放”等象征性语言鼓吹自己的价值观,挑起人们非理性思考,破坏他国民众对本国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社会制度以及政府的认同,实现意识操纵。这些网络空间安全威胁,如同现实世界安全面临的挑战一样,需要国家力量的应对。网络主权,标示着国家将依法行使权力,追求以法治而非武力应对网络安全挑战;标示着国家间应在平等的基础上,民主协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麒麟之速,非一足之力。只有在尊重网络主权的基础上,汇聚网络空间中的国际力量,共同构建民主和平网络空间,才能推进和共享互联网对全人类的贡献。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