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2016年3月22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8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5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4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1日
近三十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互联网是一种正、负能量交织的新生事物。就正能量而言,它使信息的扩散更迅速、思想的交流更活跃、交易的成本更低廉、生活的色彩更丰富。就负能量而言,它可使国家安全面临更大的威胁。
如何才能使互联网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呢?这就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全球网络治理体系。12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就此指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应该坚持多边参与,由大家商量着办,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个主体作用,不搞单边主义,不搞一方主导或由几方凑在一起说了算。各国应该加强沟通交流,完善网络空间对话协商机制,研究制定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使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
通过习主席这段话,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对于构建全球网络治理体系的三点关键性想法。首先,坚持多元化的治理主体。中方主张,全球网络的治理主体不仅包括主权国家,还包括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甚至企业和个人。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反映出网络治理的独特性,即国家(以及作为国家延伸体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无法单独控制和治理虚拟空间,不同类别的主体在治理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全球网络治理是一个逐步汇聚各方期望和意愿的过程。
其次,坚持合作共赢的治理原则。合作共赢现在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全球网络治理。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和多边化使得通过单边主义、单方主导或小团体决策来实施网络治理变得不现实,而且难以取得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因此,只有通过合作、对话、协商,国际社会才能在网络治理方面携手共进。
再次,坚持公平正义的治理理念。网络治理必须要构建相应的规则,而具体规则的背后则是各国治理理念的博弈。事实上,公平比平等更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正义比民主更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因此坚持公平正义可以更好地维护各方的利益。
习主席指出:“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在中国智慧中,治家需要群策群力,治者要有公心。治理互联网这个人类的共同家园岂不也是一样?(作者徐进系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室主任)
央视网2016年3月22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8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5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4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