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2016年3月22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8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5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4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1日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中华民族文艺繁荣发展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理论问题,这对于我们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文艺工作的领导,摒除文艺发展中的浮躁低俗之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源泉。重视文艺工作、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即有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先驱致力于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的机关报《向导》等对于广大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认识中国国情、明确中国革命的战略目标与策略起到了重要的先锋引领作用。在中华民族陷入深重灾难的抗日战争时期,一部部反映时代脉搏的爱国作品如《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唤醒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展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时代的脚步迈入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已展现在世人面前,“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已不再遥远。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这个美好中国梦想的一个重要前提即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时代呼吁文艺工作者站在时代前沿,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作品,涤荡人的心灵,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引导。
文艺是陶冶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载体,是人学的社会表达,更是青年成长成才的人生灯塔。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勇于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文艺风范,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家国情怀,抑恶扬善、传播正能量,源源不断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文化滋养。(作者程早霞系浙江大学教授)
央视网2016年3月22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8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5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4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