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2016年3月22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8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5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4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1日
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并考察主题展区。李克强现场启动全国首个网络众扶平台。他说,政府要做创业创新者的“后台服务器”,通过不断完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断清除制约“双创”的障碍,不断织牢民生保障之网,增强创业创新者试错的底气和勇气。
创业创新,已是当今最响亮的强音之一。“你创业了吗?”正成为不少人日常交流的用语。我国的第4次创业潮已经来临,不少人深有感触地说:“这是创业的最好年代”。“双创”既是富民之道、强国之举,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数字为证,今年在世界经济低迷和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6.9%,保持在7%左右,尤其是就业比较充分,其中“双创”起了重要支撑作用。可以确信,“双创”将为我国经济增长贡献不容低估的能量。原因很简单,“双创”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可激活民众的无穷创造力,可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双创,其意义体现在经济层面,比如它是稳增长、保就业、促转型的重要抓手。但又不仅仅止于经济层面。它除了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扩大就业的有力支撑,发展分享经济的重要推手,收入分配模式的重大创新,也是促进社会公正的有效途径。正因如此,李克强总理一再强调,“双创”也是促进社会公正的切入点,“提供更加公平的机会和通畅的上升通道”。
据统计,目前双创的主体主要集中在四个群体:大学生等“90后”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这些人更具时代特色,更强调技术含量,也更有新潮思维,他们创业创新也更有动力和潜力,势必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公平提供更雄实的力量。
双创绝不是小微企业的专利,正如李克强总理所称,“大企业也要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集众智以创新推动企业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和‘双创’相结合,鼓励用众包等模式促进生产方式变革,形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不竭动力。”从小微企业到大企业,从东部到西部,从1元就可以注册公司,到不需要提交验资报告,再到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创业几乎零门槛,手续变得极简单。从放开金融牌照、允许混业经营,到降低各种税费,甚至提供资金支持,创业者轻装上阵,天地更宽广。
当创业遇到创新,当双创融为一体,就能迸发出更多精彩故事。以创新赢得未来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新共识,“双创”精神正在塑造当代中国人的新品格。期待双创书写更多美好的中国故事。
央视网2016年3月22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8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5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4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