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改革生根呼唤基层探索

深改组记事 人民日报 A-A+

原标题:

  对各地来说,勇于创新、敢于探索,是政治要求,也是发展机遇;是执政压力,更是改革动力

  10月1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通过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必须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一时间,基层创新、大胆探索、找准需求等关键词引发舆论激情。

  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全面深化改革大幕,人们明显看到,这轮改革有着不同于过去的一些特点:一是对“顶层设计”尤其重视,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二是要求在法治下推进改革,重大改革决策须“于法有据”;三是反腐倡廉、从严治党治吏的力度前所未有。面对新的形势,有一些人担心:强调“于法有据”,是否意味着“大胆探索”得收一下?要求“上下对称”,是不是意味着基层试点不能“差异化”?

  “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来自中央的坚定声音,将这些顾虑彻底打消,为积极探索的基层改革者注入强劲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越重,越离不开基层的探索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现代治理到创新驱动,从简政放权到依法治国,我们在改革的顶层设计上力度空前、成效显著。与此同时,中央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一个典型例子是,今年,国家又确定了包括京津冀在内的8个区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试验,加上这两年批准的新区,国家级新区即将扩容至15个。正是“顶层”与“基层”的良性互动,推动着改革落地生根,不断取得突破。

  社会是一个复杂巨系统,要实现信息对称殊为不易。计划经济时代,曾有新华社内参反映街上很多人“披头散发”、有损形象,调查发现是发卡供应不足。当时的副总理亲自主持调集钢材生产发卡。但很快又发现,原材料够了,可制作发卡的设备又不够了。离开了基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再“精密”的计划和设计也容易落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力量对接起来,把蕴藏在个人和基层的创造性充分释放出来。

  深水区的改革,情况错综复杂。近期引起社会热议的专车改革,之所以推动不易,就是因为涉及复杂的利益调整。人民的利益要维护,但“人民”是具体的,一部分人的需求,也许跟另一部分是矛盾的。不搞一刀切,鼓励差异化探索;结合大局利益、地方实情,才能找到合理有效的具体方案。

  坐在办公室讨论,是永远找不到这种方案的。中央已经明确,既发挥顶层设计对基层实践的引领、规划、指导作用,又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把握好政策界限范围、尺度、节奏。看准后大胆试,把基层改革创新中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蕴含的规律及时形成理性认识,不仅可以更好实现改革落地,更有助于制度创新。

  最近这些年,世界各国都在关注改革、尝试改革。有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允许基层和民间做丰富的探索,然后整合到具体的制度创新中去。“摸着石头过河”,这个30多年来最宝贵的法宝不能丢。中央提出要“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对各地来说,勇于创新、敢于探索,是政治要求,也是发展机遇;是执政压力,更是改革动力。

编辑:张兰 责任编辑: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