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

特约评论员王香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2日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我国发展不断提供强大动力和有效保障。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重要价值取向。法律是什么?最形象的说法就是准绳。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这就是法治。因此,法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法律是人类最大的发明,别的发明使人类学会了如何驾驭自然,而法律使人类学会了如何驾驭自己。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治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纪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我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中国共产党在这样一个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需要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成功部署召开了十八届四中全会。这次全会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深刻阐明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针对法治工作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出强有力的措施,对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全方位勾画了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新蓝图。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这不仅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以改革创新精神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现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必将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作者王香平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