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访美,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

特约评论员孙西辉

  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9月22日至25日访问美国。这也是他首次对美进行国事访问,对于推动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30年来,习近平不仅见证与亲历了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而且积极倡导和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冷战后,中美关系重新转暖,中国领导人和高级别官员在不同场合提出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此基础上提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特征、核心内容和建设原则,即“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在这一指导方针中,加强合作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根本途径。

  首先,加强沟通,促进合作。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对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十分重要,习近平非常重视与美国各阶层的沟通与交流。一是延续亲民风格,重视与美国民众的互动。1985年首次访美时,习近平曾借住在一个普通美国家庭,2012年访美时他专程探望了那家人。此次访问期间,习主席将再次前往他1993年访过的华盛顿州塔科马港并会见故友。此外,习主席将出席各种欢迎晚宴和招待会,参观学校和企业。二是突出经济外交,加强与美国商界的交流。经贸关系始终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美国工商界向来支持加强中美关系,但近来出现一些指责和抱怨中国的杂音。在此次访问中,习主席将出席企业家座谈会,会见工商界领袖代表,并向他们介绍中国经济状况,表达加强经贸合作的诚意。三是强化首脑外交,增进与美国高层的沟通。从“庄园漫步”到“瀛台夜话”,再到各种多边外交场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近年来多次会晤,此次国事访问将使两国关系和私人友谊更进一步。对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来说,两国领导人和官方高层的沟通能够增进战略了解,有助于扩大共识,为加强合作创造条件。

  其次,突出重点,深化合作。中美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崛起国与守成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但两国在许多领域拥有巨大的共同利益,这是中美合作的重要基础。为了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两国需要在一些重点领域加强合作。在经贸领域,去年的双边贸易额达5551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1200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这是稳定中美关系的重要砝码,也是深化双边合作的最佳突破口。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美国,很可能与美国领导人就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达成共识。在军事交流方面,两国突破心理障碍,加强军事交往。以2014年为例,中国首次应邀参加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军演”,中美军方高层互动频繁,签署了《建立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习主席此次访美,将进一步增强战略互信。在能源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两国加大了清洁能源和铁路建设方面的合作。近日披露的美国西部快线高铁项目、开发非洲清洁能源项目和建筑节能项目是中美合作的最新例证。可以肯定,习主席访美将进一步推动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中美可以在自然灾害救助、疫病防控等领域展开更多合作。在全球气候变化方面,中美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明确了各自的减排指标,习主席访美将推动两国在全球气候治理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再次,化危为机,拓展合作。无须讳言,中美在遣返贪官、网络安全、南海问题等领域存在矛盾和分歧,这是引发两国摩擦和冲突的隐患。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仅需要控制这些隐患,更需要将冲突风险转化为合作机遇。以遣返在美大陆贪官问题为例:经过中美两国的沟通与协商,美方表示美国不应成为贪官赃款的藏身之所,并在一些案件上给予了配合。9月18日,潜逃美国14年的贪污贿赂嫌疑人杨进军被强制遣返回中国,这是美国首次向中国遣返公开曝光的“红色通缉令贪官”,也是中美司法与外交部门化解矛盾、拓展合作的重要成果。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加强各领域的合作有利于两国、地区乃至全球利益。对于双方存在的分歧和矛盾,两国应努力管控和化解。一方面,中美要从大处着眼,尊重彼此核心利益,避免战略误解误判;另一方面,两国要从小处着手,坚持以建设性方式妥善处理问题,管控分歧,化危为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维护两国的共同利益,构建起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者孙西辉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博士后、副教授)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