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日子,特殊的阅兵

特约评论员韩旭东

  9月3日,中国举行世界瞩目的盛大阅兵活动,主题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大阅兵历史上第一次以此为主题进行的阅兵,同时也是第一次非国庆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大阅兵。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举行这种具有特殊意义的阅兵,必有其特殊之处。

  其一,第一次邀请外军方阵参加阅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天安门大阅兵活动中,阅兵方阵里从来没有过外军方阵。这次阅兵方阵中却出现了外军受阅方阵。外军方阵的出现,不仅让中国广大民众眼睛一亮,也让世界为之瞩目。

  中国邀请外军方阵参加大阅兵,说明中国军事对外开放的力度正在加大,对外开放的范围正在拓宽,军事透明度正在上升,对外军事交流的理念正在转变。这也表明,中国对本国的军事实力更加自信。同时,它也表明,中国愿意与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进一步加强军事交流,提升军事关系,加强军事互信,巩固地区和世界军事格局的稳定。

  其二,第一次参阅人员成份呈现“老兵”这一特殊成员。从新中国开国大典始的历次天安门大阅兵参阅人员成份看,这种大阅兵几乎都是年轻人的天下。除阅兵指挥等少数高级军官外,参阅人员的实际军衔都比较低,并且都是现役人员。这个特殊日子里进行的这次特殊大阅兵,参阅人员中增加了特殊成员。

  一个是高级将领这种年龄上的“老兵”参加阅兵。另一是名副其实的“老兵”参阅,即抗战老兵。他们作为健在的抗战老兵代表参加阅兵,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抗战老兵的重视,把他们视为宝贵的民族财富,也体现了全国人民对抗战老兵的尊重和敬仰,同时通过这种参阅形式推动对抗战老兵的进一步关爱。

  其三,阅兵方阵列装的全部是自主研发的、新式的、技术水平最高的武器装备。它说明,我国武器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正与大国地位相适应,为我国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作者韩旭东系国防大学教授)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