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2016年3月22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8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5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4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1日
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要坚持正确方向、把握正确导向,准确把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主流、本质,正确评价重大事件、重要党派、重要人物。要从总体上把握局部抗战和全国性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重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为我们研究、宣传抗战史、反法西斯战争史指出了基本立场、指导思想和根本方法。意大利历史学家、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谓历史不是纯粹的客观知识,历史研究具有主观性,要从现实出发,重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可谓抓住了历史研究的“牛鼻子”。历史研究从来就存在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两种截然相反的研究方法。唯物史观从历史事实出发,要求“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唯心史观则从主观思想出发,任意剪裁甚至篡改历史以适合主观需要,其最终目的就是虚无、丑化历史。
当前,历史研究、宣传中是存在混乱现象的。某些所谓历史研究者打着探究历史真相的旗号,干着虚无、丑化党史军史的勾当,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妄图消解中华民族光荣历史和英雄人物,动摇、推倒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譬如,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不断地遭到嘲讽、解构和围剿。又如,最近某社交平台称“日本国公布了二战在华阵亡人员数据……死于共军之手为851人……百团大战毙敌302人,平型关大捷毙敌167人,38年晋察冀秋季反围攻毙敌39人,39年冀南春季反扫荡毙敌37人,39年冀中冬季反扫荡毙敌27人,40年春季反扫荡毙敌11人,115师陆房突围毙敌16人,共击毙日寇599人,加上小战斗,合计被共军杀死851人。死者都有姓名、年龄、家乡,部队番号、死亡地点、被谁所杀等详细纪录。”罗列的数据以及由此作出的分析似乎还有板有眼,但是这是完全统计吗?以偏概全是典型的唯心史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此种种抹黑手法,虽然拙劣幼稚,但是能遮人耳目。
此外,再看看历史剧出现的传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现象。“裤裆里掏出手榴弹”、“我的爷爷9岁就被鬼子杀了”、“八百里外一枪干掉鬼子的机枪手”、“手撕鬼子”、“手榴弹炸毁飞机’等台词和情节不断出现在抗日剧中,细节失真制造了大量啼笑皆非的“抗日神剧”,除了博取一时的收视率,只会招来讥讽。请问这是“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吗?这是唯物史观应该具有的态度吗?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是一面镜子,既可以观察过去,又能够照耀未来。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夺取抗日战争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作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围绕这些历史主题,必须坚持唯物史观为指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研究方法,把抗战史、反法西斯战争史研究好、宣传好,以此打造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照耀中华民族的未来。
央视网2016年3月22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8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5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4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