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2016年3月22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8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5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4日
-
央视网2016年3月11日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英雄竟遭肆意诋毁。“邱少云烈火中捐躯是半生不熟的烤肉”、“黄继光堵枪眼不合理”、“董存瑞炸碉堡系虚构”等不断被炒作,有的荒诞离谱。为此,新华社客户端推出系列报道,正历史本,正英雄名,正民族魂,正国家骨。
何谓英雄,言人人殊。著名作家伏契克有句名言: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诚然,英雄必有异于常人的可称道之处,他们或为民族独立而战、或为捍卫公共利益挺身而出,抑或在同胞危难之际伸出援手。对英雄,我们没有理由不致敬,没有理由不激赏。
像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等英雄,他们的热血倾洒在为国为民的碧空中,他们的光辉事迹已镌刻在历史丰碑上。今天的我们,都是受益者。郁达夫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英雄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遗憾的是,现实中确有少数人对他们不敬,说三道四,甚至污言秽语,要么否定他们的事迹,要么否定他们的人格。如果郁达夫在世,也许感慨万端,怒其不争。
好在历史不容打扮,对英雄的玷污不容继续。相关媒体及有识之士及时反击,是对英雄的爱护,也是对良知的坚守。善待英雄,英雄才不寒心;争做英雄,英雄才不寂寞。正英雄名,是我们的责任,义不容辞。
应深思,英雄为何被抹黑或误读?不排除一些网友缺乏历史积淀,对英雄事迹不熟识,进而不够认可;也不能否认一些人主题先行,故意嘲弄英雄,通过颠覆英雄以达到某些目的。对于前者,不妨通过还原细节,呈现更多的历史真相,让那些不知表里的人掌握历史事实;而对于后者,也许无论怎么还原,他们都会继续怀有偏见,将抹黑进行到底。
真相只有一个,英雄的形象不会因某些抹黑而坍塌。相反,英雄的不朽之处正在于,他们为国赴难,堂堂正正,不可能因时光的浮尘而面目全非,恰因岁月的冲刷而更加巍峨。如果英雄地下有知,也许会对某些声音嗤之以鼻,或者根本不会在意有人出言不逊。原因很简单,他们在关键时刻的抉择,心里想的是国家、民族,想的是大义是正气,他们无怨无悔,慷慨赴死,岂可为闲言碎语而耿耿于怀?
若认为几句轻佻的话语,就能摧毁英雄的形象,未免太小看了英雄的高大;若以为仅凭胡言乱语,就能否定先贤的历史地位,也未免太小看了国家的底气和价值素质。当然,英雄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身上也有常人的缺点,但是若放大缺点,因个别缺点而否定整个英雄,进而倾覆历史事实,则极不可取。同时,如果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论证英雄身上的某些细节,并无不可,但是不能以研究之名义夹带私货。
历史是人民写的,人民心中有杆秤。英雄,不会被淡漠,只会更不朽。正英雄名,敬英雄气。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重塑心中的价值坐标,通过重温历史,致敬英雄,而使自己的价值取向更积极更健康。
央视网2016年3月22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8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5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4日
央视网2016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