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强国际合作 捍卫二战胜利成果

特约评论员苏晓晖

  7月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演出和展览的相关情况。根据中央精神和外交工作的需要,文化部将与今年8、9月间,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联合国总部举办《为了和平的纪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联合国成立70周年展》。

  战后70年中,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得以不断加强,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但同时,世界仍很不安宁。国际关系中不公正、不平等现象仍然突出,影响地区和全球安全局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在此背景下,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致力于通过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捍卫国际正义。

  其一,中国与国际社会一道,坚定支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的制度性成果。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都无法淡忘战争浩劫以及正义力量通过艰苦卓绝斗争才最终战胜邪恶的事实。联合国正是在反省历史、思索未来的过程中建立的。《联合国宪章》序言开篇即为,“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

  中国认为,《宪章》确立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明确各国主权平等,内政不容干涉,领土完整必须确保,倡导和平解决争端,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合作消除安全威胁。这些基本准则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和整体利益,为维护世界的稳定与安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宪章》建立了止战维和的保障机制,规定了联合国各机构以及会员国的权力、责任与义务,授权安理会担负起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规定强制行动由安理会授权,用集体安全机制替代传统的军事结盟,取代过时的丛林法则。

  中方倡议于今年2月举行安理会部长级公开辩论会,主题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史为鉴,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坚定承诺”。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主持会议,并在会上强调,《宪章》所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仍具现实意义。

  其二,中国希望与其他国家形成合力,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倡导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是对《宪章》宗旨和原则的继承,也是创新和发展。中国主张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以同舟共济取代零和博弈,以共同发展超越赢者通吃。中国要与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实现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

  中国明确反对破坏战后国际秩序的图谋以及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的行径,与俄罗斯等国就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进行对话与合作。中俄相互支持彼此开展的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共同维护二战成果。中国还支持联合国开展相关活动。2014年8月,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共同致函联合国秘书长,要求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列入第69届联大议程。

  其三,中国积极投身国际合作,促进一系列重大热点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中国与有关国家进行协作,推动通过平等对话、以和平方式妥善处理争议,而反对武力至上或搞政权更迭。中国发挥稳定作用,服务集体利益,反对为一己之私或小集团利益,扰乱地区和国际和平。

  中国建设性参与叙利亚等热点问题的处理,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维护和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中国期待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及一系列国际法,以维系人类持久和平。中国也将继续与其他国家共同努力,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争取实现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国际和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的责任。

  公平正义是世界各国人民在国际关系领域追求的崇高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风雨兼程,更愿同舟共济。(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