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中欧产能合作助推全球复苏

特约评论员陈新

  正在欧洲访问的李克强总理积极倡导国际产能合作。李克强29日在中欧工商峰会上指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发展中国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较快的速度提升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中端的中国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处于工业化高端和后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也可以拓展国际市场,全球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都得到发展进步的机遇,是一举多得、三方共赢之举。李克强还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署名文章,表示期待中法在民用核能、联合开发第三方市场等领域深化合作。

  今年是中欧建交40周年。回顾过去的40年,中欧经贸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5年,中国与欧共体建交元年,中欧之间的贸易量仅为23亿美元,而2014年中欧双边贸易已突破6100亿美元。欧盟已经连续11年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而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在投资领域的合作更是为双方的繁荣和发展增添了动力。例如1980年代德国的汽车制造业率先来到中国投资设厂,德国企业从持续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中不断壮大。同样,中国企业近年来也走向欧洲,投资欧洲的汽车制造业。中欧双方都从相互投资中获益,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技术来源地,与此同时,中国对欧投资虽然起步晚,但投资额和投资项目在迅速上升。

  跨越40年之后,中欧关系逐步酝酿并形成了全面性、战略性、稳定性等特征。中欧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制造业、基础设施、电信标准、电子商务等领域成为中欧双方深化战略合作的重点领域。

  中欧在制造业的合作已经超越了产成品的范畴。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促进了中欧贸易的不断提升。如今,中欧贸易的一半以上都是半成品和中间件。全球价值链进一步增强了中欧双方在各自领域的竞争力,为各自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做出了贡献。“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为进一步促进中欧双方在制造业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助推器。

  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成为中欧合作的新亮点。中国于2015年春季发布了“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领域的产能合作是主要抓手之一。欧委会主席容克在2014年底就任之初就提出“容克投资计划”,寄希望于通过210亿的欧盟资金来吸引私人和社会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进而撬动高达3120亿欧元的投资。中欧双方共同关注基础设施领域有助于进行政策对接,为各自的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而中国与欧盟这两个总量超过3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的深度合作,势必会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大的新动力。

  中欧在电信领域的合作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潜力。欧盟的GSM标准为中国的第一代无线通讯系统提供了技术来源,此后中欧在无线通讯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如果中欧在第5代无线通讯标准(5G)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打造覆盖欧洲和亚洲的5G市场,这无疑会给中欧双方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潜力。

  高速互联网的发展为电子商务带来勃勃生机。欧洲正在推进单一数字市场建设,而中国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在电子商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走出了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之路。中欧如果能够借高速互联网的东风,加强在电子商务以及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方面的合作,定将开发出新的商机,为扩大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增添新的支柱。(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研究员)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