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应成为禁毒“哨兵”

特约评论员邓海建

  近日,国家禁毒委副主任兼国家禁毒委办公室主任刘跃进在国家禁毒委全体会议上表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295.5万名,估计实际人数超过1400万名,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超过我国人口总数的1%,其中滥用合成毒品人员急剧增多,目前已发现145.9万名,年均增长36%,累计登记人数首次超过滥用传统毒品人数。(5月13日新华网)

  说起来,大家都知道“毒品猛如虎”,都深谙“毒乃万恶之本”,不过,提及反毒禁毒,在一些人看来又好像是遥不可及的事。但数字胜于雄辩:据介绍,仅2014年,全国共查获吸毒人员88.7万人次,强制隔离戒毒26.4万人,同比分别上升30.2%、12.4%。近年来,关于抓获吸毒者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明星吸毒、官员吸毒、飞行员吸毒、外国人集体在华吸毒……

  据统计,截至2014年4月底,35岁以下的吸毒青少年占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总数的75%,已成为中国吸毒人员中的最大群体。若不反毒禁毒,严峻后果不难想见。“毒品犯罪是严重刑事犯罪,必须出重拳、下重手,依法从重从快集中打击。”这是中央对新时期禁毒工作的铿锵表态。

  刘跃进表示,尽管滥用海洛因人员增长势头趋缓,但基数庞大,复吸率高,治理难度大,社会危害严重。滥用合成毒品人员低龄化、区域扩大化、种类多样化趋势更加明显,由此酿成自杀自残、暴力杀人、驾车肇事、劫持人质等极端案件屡有发生。

  反毒禁毒,重点在三个层面:一是建章立制。譬如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首次将禁毒工作提升到了“国家安全战略和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新高度。又譬如今年4月14日,公安部、中宣部、最高法、最高检等九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互联网禁毒工作的意见》,这是我国首个打击互联网涉毒领域的多部门政府正式文件。

  二是责任下沉,部门联动。据了解,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党委、政府专题听取禁毒工作汇报,14个省区市党委、政府制定了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30个省区市政府或禁毒委员会召开了禁毒工作会议,最高法、海关总署等部门召开禁毒工作会议,科技部、人社部等部门制定了贯彻实施意见,财政部增加了中央补助地方禁毒专款,国家发改委推进了禁毒基础设施建设,外交部部署各使领馆加强禁毒国际合作。

  三是公众的禁毒意识与反毒能力。以“百城禁毒会战”等为契机,利用每年的“6·3”虎门销烟纪念日、“6·26”国际禁毒日,使公众认识到禁毒常识、吸毒危害。一方面是毒品预防教育系统化、常态化,另一方面是反毒禁毒的舆论环境高调化、显性化,使得禁毒真正成为一场“人民战争”,人人都成为禁毒“哨兵”。只有群防群治,毒品这只“老虎”,才能真正成为“纸老虎”!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