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祀,让好家风落地生根

特约评论员杨飞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清明都不仅仅是放松身心的小长假,更是祭奠先祖合家团圆的大日子。千百年来,无论多远,不管如何困难,人们都会在这一天以不同形式扫墓、祭祖、追思先人。毕竟荣辱也好,兴衰也罢,每个家族都有着自己的历史,通过扫墓这种严肃而传统的形式,确实能够强化一种家族的血脉情结,积聚家族的凝聚力。

  曾子有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那么在清明小长假里,不远千里慎终追远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这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恐怕也是很多人为之困惑的问题。

  实事求是地说,清明祭祀不仅体现了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教育今人,是在慎终追远中传承家规、家教和家风,让每个现世的人回归人性本真,进而做到知礼明义,走好漫漫红尘路。

  只是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再隆重的祭祀也抵不上生前尽孝。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书架上摆放着4张照片,其中就有他与家人推着轮椅上的父亲、他牵着母亲手散步的两张。在经济高速发展导致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显现的今天,“空心村”与留守老人已成炎黄子孙难以言表的痛楚,切莫让“子欲孝而亲不在”悲剧再次上演,相信这比风光的祭祀更实在、更感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已成最重要的纽带。更何况父母长辈融化在爱之中的家风也最能融入我们血脉,最有助于我们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引用《游子吟》讲述了“家”的重要性,明确强调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主政福建时,习近平就曾用自行车接送女儿上下学,这种将廉洁自律融入家风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好的家风,贵在传承。习近平曾经回忆说:“父亲总是告诫我不要脱离开群众。”在如此家风熏陶下,习近平任福建省长时就把身患重病的农民朋友接到福建治病并为其支付全部费用,妻子彭丽媛在汶川大地震期间也曾不顾余震危险前往灾区为救灾官兵献歌以鼓舞斗志。如此严谨家风,无怪乎会赢得民众衷心爱戴。

  由此可见,家和国的兼济衍生出严谨淳朴的家风,这种家国情怀甚至已经成为了习近平人格魅力之所在。而“家风似春耕,根基定一生”,与习近平严谨淳朴家风相对,近年来有些官员修身不够,进而导致家风不正,不仅自导自演了抛弃老父老母任其自生自灭之悲剧,甚是就连“夫人”、“公子”、“千金”也是屡爆丑闻。在清明祭祀中,亟待激浊扬清让良好家风得以传承。

  其实,炎黄子孙内心深处都有一份乡愁,也就是那一份浓厚的家国情怀。更何况这种乡愁还以家风为表现形式,与党风、政风紧紧相连,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从这个角度来说,清明既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既是一种传统更是一个表征。若能以慎终追远为契机,让优良家风落地生根,让传统文化关照现世生活,则古老节日就将焕发更大的价值,中国梦的底色也会更加厚实。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