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水驱离露宿者,丢了良知推了责任

特约评论员时言平

  对待流浪者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检验着一座城市的胸襟,考量着一座城市的文明水平。在这一点上,呈现开放姿态的广州,又一次让人失望了。

  继天桥底下建造密集水泥锥之后,广州驱赶流浪露宿者,又创新了手段:街道上可以遮风挡雨的骑楼(屋檐)底下,都装上了定时喷水装置,每次喷洒基本把骑楼底下150平方米左右地面全部覆盖,还波及面对江边风景带的石椅——喷头所覆盖区域的露宿者,不得不选择卷铺盖撤离。(据1月5日《南方都市报》)

  虽然相关部门回应,这是为了“美化市容”。但“不得已而为之”的话外音,间接证实了市民“为了赶跑露宿者”的猜测,昭示了驱逐的用意。显然,相关部门对待流浪者的态度,并未因为天桥水泥锥事件的批判声而有丝毫改变。只不过,换了一种更为隐晦的方式而已。

  流浪者的存在,也许是城市治理的难题,但绝不是与市容相对立、需要不择手段去解决的问题。这一点,早已形成共识。只是为什么城市管理者依然固执,仍然以水泥锥的粗暴或喷水的软暴力来对待流浪露宿者呢?简单粗暴的背后,或折射出惯常的懒政习气。

  无论是对待“走鬼”小贩,还是对待流浪汉露宿者,城市管理者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一群有碍市容的人,更是处于短板的民生。流浪者露宿街头,也许是城市的灰色风景,但管理者是否能够理解这份无家可归的流离命运,并从中看见自己作为公共服务者的责任?与驱赶相比,送救助站是不是更能体现人性关怀和政府关爱?而所谓流浪者不愿意住救助站的说辞,无非是为救济机制、设施、服务等落后制造的借口。

  建造并铲除天桥下的水泥锥要花多少钱?设置这廊檐下的喷水装置又要花费多少公共资金?这些投入、如此费尽心机,若能用于底层救济,那将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和局面?公共管理者到底是没想过呢,还是被僵化的治理思维束缚住了手脚?如果有公共良知和社会责任心趋势,算好这笔账、理清这个逻辑、转变陈旧观念,应该不是问题。

  不是不遗余力地去解决社会问题,反倒费劲心机去解决跟这些问题相关联的人。这样的治理思维,不但急功近利,甚至还会伤害到民众的权益,陷于某种僵持的泥潭,反倒不会让城市变得更美好,类似的“猫鼠游戏”,还将成为一道荒诞且灰暗的人文风景。让无家者有家可归,让露宿者有地方遮风挡雨,这样的城市,才会有人本气息,而不是一个光鲜却冰冷的塑料模型。

  一个个喷头,也许解了急功近利的市容治理之渴,却进一步制造了城市底层民生的荒漠。也许,流浪露宿者确实应该自力更生来改变眼前的窘迫,但这不能成为公共管理者远离人性良知、逃避责任的理由。鼓励底层自我突围,需要给他们制造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但政府以救济和保障来托底,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也不可缺位,不能懈怠。

  水泥锥,锥痛的是人心;檐下喷水,浇灭的是城市底层民生的生存期盼。城市管理,不能继续把心思花在如何驱离流浪露宿者之上,也不能把市容的转变寄希望于类似简单粗暴的手段上。切实转变治理理念,捡拾其公共良知,承担起救济和保障责任,流浪露宿这些在城市管理者看来不协调的风景,才会在救助体系的完善和人文关怀下消弭。一座城市的文明,才能够在底层民生土壤的不断丰厚中茁壮成长。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