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文化自信,何惧“洋节”来袭?

特约评论员邓海建

  2014年的平安夜和圣诞节,在中国舆论场引发了不小的“地震”。

  这倒不是说洋节装高冷,而是坊间或官方,忧心传统节日在洋节狂欢中式微。于是,12月24日晚,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温州的校长们均收到了一条来自温州市教育局通知,通知要求“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湖南一高校学生身着汉服来到长沙太平街的圣诞活动现场,手举“抵制圣诞节”等标语,呼吁市民回归中国传统节日,理性过节……

  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节日当然是自己的好。何况,中国传统节日,上可追溯至《夏小正》、《尚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春社秋社、寒食清明、端午七夕,宜俗宜雅,万种风情,既有助于价值与情感的凝结,也裨益于文化与历史的承续。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对1837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5.1%的受访者认为应重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不过有一点也是肯定的,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并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中国人为什么爱过洋节?这个问题应该有两个层面的考量:一是商家趋利造势。很多洋节,不过就是“消费节”。英国《金融时报》12月24日(平安夜)刊发文章,称圣诞节在中国从不涉及灵魂。“即使圣诞节不是公众假期,中国人也并不介意多一个狂欢与消费的日子。”这其实也不仅是中国如此,洋节“本土化”是个世界性现象。比如在日本,圣诞节直接被标榜为“恋爱的节日”,情人旅馆城市搞促销。日本人还相信70年代肯德基造出来的“美国人圣诞节吃火鸡,日本人就应该吃炸鸡”的营销文案,留下了“圣诞节要吃炸鸡”的习俗。二是洋节来袭,这是国家开放、文化互融的必然结果。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杨利慧所言,全球化背景下,大家过节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可选择的资源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好现象。我们的传统节日注重传统文化,讲究家庭、自然节气,西方节日有很多戏谑的成分,给个体的空间比较大,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当然,这些年的节日文化市场,呈现出“洋节太生猛、土节太清淡”的格局。但是,有几个逻辑必须厘清:第一,中国传统节日与洋节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简言之,就算洋节死光了,要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也不是“立等可取”的事。说得再直白一点,我们不能将节日文化传承中的智慧与责任,一股脑推卸到“洋节太火爆”的身上。第二,所谓文化,“以文化人”,最忌简单粗暴,更不可能通过“封闭院校、看宣传片、加大罚单”等方式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兼容并蓄,讲求温文儒雅——因此,“禁止大学生过平安夜”这种馊主意,不仅给传统节日抹黑,无法增加传统节日文化的“粉丝量”,更涉嫌悖逆基本的开放与法治原则。宗教信仰自由都是法定权利,哪条法律规定了“过洋节有罪”呢?

  中国软实力中的文化自信,表现在节日文化中,起码应该懂得两点:一是延续中华文明中“海纳百川、化人为我”的气度与操守,积极借鉴外来文化充实自己,而不是粗暴地将之拒之门外;二是审时度势、取长补短,在节日文化的传承中,多一些务实而贴心的举措,少一些抽象的宏大叙事。传统节日文化有底气、有分量,怕什么洋节“乱花迷眼”?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的根、中国人的灵魂,这些年,之所以看起来不如洋节“霸气”,不在于节日本身魅力多寡,而是传承与沿袭中缺少配套的举措:比如节日休息休假权要得以保障,比如不能等商家造势,职能部门也要想办法营造过节氛围,比如思考怎样让中国年轻人更爱过“土节”……尽力让传统节日文化美好起来,那么,洋节就算热闹一些,也不会有文化层面的忧思了。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