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的名气是“改”出来?

特约评论员邓海建

  人工天河红旗渠,让林州这个名字蜚声海内外。而近日当地官方主办的红旗渠网,发出了一则旗帜鲜明的“民意征集”--如果“林州市”改为“红旗渠市”,是否也能像大庸改张家界一样、给百万林州人民带来不争的红利?(12月18日《大河报》)

  《周易》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个地方就像一个人,如果总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起码要被舆论斥责为“怒其不争”;但如果摸错了门道,乃至走火入魔,改变也未必能实现初衷。就像一个不漂亮的孩子,整饬仪容固然要紧,但剑走偏锋,就要被骂“丑人多作怪”了。

  林州要改名,其实也可以理解。在这个物联网、云传播时代,好的名号,本身就有营销价值。欠发达地区殚精竭虑谋发展,也挺不容易的。这种焦虑,不仅仅在林州存在。此前,“一座叫春的城市”式广告、甚至拉快男超女来推介城市形象--笑话虽然各不相同,内里的“小”与“急”却一脉相承。这种焦虑一旦郁结于心,难免左冲右突,最后也只有在地名、乃至“星座血型”上下功夫去了。

  据说,林州市委相关领导对记者做出回应,改名一事涉及林州的大政方针,目前并未上升到政府层面。姑且将这种改名的冲动,归结于民间的“热忱”。可是,不管是谁的主意,改名真的能一劳永逸吗?这个问题,其实林州自己最清楚了。一来,检索资料可知,“1994年1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林县设立林州市”。换言之,1994年初,林州刚从林县改名过来。二来,稍稍熟悉史实的都知道,“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安阳地区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这就意味着,在公众常识中,红旗渠是与“林县”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真要挖掘“红旗渠”的名声价值,那么,当初何必舍弃“林县”而更名为“林州”?

  城市更名,也非原罪。近年来,国内曾有多个地市更改名字:1988年撤灌县设立都江堰市,1994年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1998年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2001年通什市更名为五指山市,2001年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10年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当然也有没改成的,此前有消息称,河南驻马店试图改名“天中”,新郑也曾想改名为轩辕市,最后不了了之。

  回顾这些改名后的地方,因此得利的,实在寥寥,倒有不少地方,新名字始终争议不休。即便以张家界等看起来得利的城市来说,没有景区的努力转身,果然能一名遮百丑、天上掉馅饼?从程序上说,《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中规定:地名管理应当从我国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必须命名和更名时,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原则和审批权限报经批准。从成本上说,一个地方改名工程浩大,居民身份证、户口、单位名称、公司公章、地图等都要改,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都不能不考量。再说,地名还涉及到历史沿袭与文化认同,突然改了名字,无论是情感层面还是传承层面,都会带来一定的断裂与损耗。

  改名,当然不能起死回生,或者起码不能直接带来些立竿见影的变化。相反,诸多成本,需要承担,需要考量。历史而言,地方的名气多不是“改”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扎扎实实的努力闯出来的。在今天的城市,法治得彰、权力谦抑、改革利民,何愁没有好名声?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