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常态”,世界新未来

特约评论员杨飞

  11月9日,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向包括130多家跨国公司领导人在内的世界工商领袖们阐述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新机遇、怎么适应新常态等关键点。他提到的“亚太梦”、“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和机遇”,成为随后CEO与政要互动交流时频繁出现的关键词。

  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共8次提到“新常态”,首先已经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因为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虽然已经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但“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针对这一客观情况,习近平提出“新常态”,足以表明中国领导人对形势有科学而清晰的判断,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满满的信心。

  继续努力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习近平主席“新常态”的内容之一。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在这种“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质量更好,结构更优”,发展前景也更加稳妥,这对于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和健康发展而言,无形中具有着重大的正面效应。

  当然,“新常态”毕竟是个新颖的事物,存在着如何适应这一问题。其实,适应“新常态”,关键就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这其实也是风险释放的过程。改革不成功,就会出现经济增速放缓,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掉进中等收入陷阱。“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将坚定不移把改革事业推向深入。”习近平在演讲中21次提及改革,已经展示出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决心。

  “新常态”的另一个效用,就是引导海外人士更理性务实地看待中国经济,给世界经济吃下定心丸。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曾经显示,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7.4%,这曾一度引发了一些人对中国经济下行的担忧,甚至还诱发为数不少的唱空论调者发难。而今“新常态”之论就向世界发出了这样的信号:走向新常态的中国也将给处于缓慢且脆弱复苏中的全球经济注入持久动力。

  事实的确如此,负责任的中国一直为全球市场提供急需资源,路透社的文章就曾表示:“2012年全球经济萎靡,但谢天谢地还有中国的崛起”。而今尽管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回落至7.4%,但据IMF测算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美国达到了27.8%。这都充分说明,随着综合国力不断上升,中国完全有能力让亚太和全球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

  由此可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这一国际场合讲述“新常态”,既诠释出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面对这种“新常态”,我们要有冷静的心、坚定的心和火热的心,科学认识积极应对并学会适应,真抓实干地共同构建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全面实现亚太互联互通和联动发展的宏伟蓝图。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