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耕地红线一样守护“粮补”

特约评论员邓海建

  “村支书妻子名下竟有500多亩耕地,开着豪车每年领取4万余元的国家粮食直补款。”10月23日,岐山县蔡家坡镇落星堡村二组村民惊叹。而该村支书李拉成说,只是暂时将粮食直补款打到媳妇名下。岐山县纪委、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称,该村支书行为违规,目前已介入调查。(10月26日《华商报》)

  虚报面积、私立账户,常年冒领粮食直补款——“演技”如此拙劣的违规现象,竟然屡屡得逞。很显然,勒紧裤带过日子的财政补贴,又成了权力寻租者口中的唐僧肉。

  有几点追问,令人如鲠在喉:一来,据说从2004年执行粮食直补政策后,当地只有今年粮食直补的面积公示过,而10年来的粮食直补款流向何处,村里从未说明。那么。村务公开这一课,究竟是怎么一年年糊弄过去的?二来,据称,组里的机动耕地大约有40亩,根本没有500亩之多,但“村党支部书记李拉成的妻子寇彩侠的补贴面积为558亩”;不仅如此,粮食补贴必须是一户一组一账户,若以李拉成名义申报,那么其妻子就不能申报,但现在两人名下都有耕地——那么,地方政府的核查责任与监督能力哪里去了?

  粮补成了“吃大户”,这事儿似乎并不是个案。2010年《湖北日报》消息称,枣阳市环城财政所农税专管员孔令忠,2007年以来,在分管侯井村农户国家粮食补助金统计发放工作期间,虚构粮食直补种植面积,套取国家粮食补助金5万余元,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2014年8月,《法制日报》记者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调查采访时发现,类似案例并不鲜见:溪头乡上溪村村干部程某将3万余元公益林补助侵吞;秋口镇渔潭村村干部程某贪污国家退耕还林补助款4.5万余元;思口镇长滩村村委会原主任鲍某某、报账员俞某等人套取国家粮食补贴5万余元后私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财政补贴,被称为“从财政牙缝中挤出的钱”。粮食直补制度的确立,较好地调动了中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财政部对1809位农民的问卷调查看,有93%的农民对粮食直补政策表示“满意”。2006年,全国安排粮食直补资金就达142亿元。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提出,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一言蔽之,粮补政策是“好经”,怕就怕遇到“歪嘴和尚”。

  村支书虚构粮补骗款,起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随着国家对基层建设的投入加大,大量公共资源“下沉”,为权力自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惠民政策越扎实,越要防止基层“硕鼠”层层盘扣。二是现代治理的难点,不仅在顶层设计,更在基层落实。数据显示,中国约60万的行政村里有数百万农村基层干部。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加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开发带来的巨大利益诱惑,“小村官、大腐败”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公开“村官”违纪违法案件171起。其中,涉案金额超过千万的案件有12起,涉案总金额高达22亿。老虎要打,苍蝇更要防。粮补的烦恼,对于基层权力构架来说,未必不能说是冰山一角。

  提及三农问题,都知道“18亿亩耕地红线”是安全线,是不能突破的底线。国土部门围绕18亿亩耕地红线,还形成了基本农田特殊保护、耕地占补平衡和土地调查等制度和考核办法。那么,要想保障粮补的安全与效率,除了治本之策的基层权力生态建设,同样重要的是形成对支农财政补贴的监管与问责制度:谁的地盘谁负责,粮农问题、严惩不贷。总之,权力有敬畏,权益才有保障。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