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24小时”,不看广告看疗效

特约评论员邓海建

  首个国家扶贫日来临之际,中国扶贫基金会向社会发出“饥饿24全民公益活动”倡议书,邀请参与者24小时不进食体验饥饿,以表达对贫困弱势群体的关注。有人称此举为“作秀”;但也有专家表示,“饥饿24小时”公益项目很有创意,沉重的话题做得轻巧值得提倡。(10月17日《新京报》)
  
  形式,不等于形式主义。富有仪式感的事情,也不等于都是虚伪的道场。
  
  在微博上,“体验饥饿”话题被阅读5345.7万次,引发5.1万次讨论。截至16日18时,超过6000万人次关注体验饥饿公益项目。客观而言,包括粮食日在内的例牌宣传,这些年并不少,但好像没有哪次,像今年的“饥饿24小时”般,引发如潮的关注。就像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陈红涛所言,“争议本身也是关注。如果这些质疑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扶贫问题,我倒觉得这是件好事。”
  
  严格来说,“饥饿24小时”并不算什么新鲜创意。2013年,世界粮食计划署启动“饥饿24小时”公益体验活动;2012年的世界粮食日,成都粮食局员工体验饥饿24小时……有人说它是形式主义,但任何内容总要有形式为之服务:一来,活动初衷良善,传递正能量,没有悖逆公序良俗,也没有靡费公共财政或其他社会资源;二来,客观上引发公众对贫困及粮食议题的关注,也通过“饥饿24小时”活动,为扶贫筹集了更多善款,一举多得,何错之有?至于说它与“冰桶挑战”有依葫芦画瓢的嫌疑——此次饥饿体验联合发起人之一,便是冰桶挑战中国地区引进人贝晓超,复制传播范式、借鉴活动规则,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而至于“24小时不能体验饥饿”、“存在安全隐患”等,不过是吹毛求疵——道理很简单,疯狂的冰桶挑战,也不是人人玩得起,更不是玩了就感受到渐冻人的困苦。可是,这世间哪种形式才是完美表达呢?只要程序是正义的,目的是良善的,适度宽容形式的不完美,这是公共理性的基本要求。
  
  从农耕文明走来的中国,在历史的记忆深处,对饥饿与贫困有着刻骨铭心的体悟。因此,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便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联合国报告显示,当今世界仍有8.42亿人处在长期饥饿当中;每年因营养不良导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为500万。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人权蓝皮书》则指出,中国农村的最大人权问题是大量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1978—2010年,按照我国扶贫标准,累计减少2.5亿贫困人口。参考国际扶贫标准,共减少6.6亿贫困人口,全球减贫成就逾九成来自中国。尽管中国在减缓农村贫困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很大。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规模大,返贫的压力增大。数据表明,2008年中国的贫困人口中有66.2%在2009年中脱贫,而2009年3597万贫困人口中,则有62%是返贫人口。当此语境下,在强调公共责任与担当之后,以民间体验的方式关注贫困话题,不谈慷慨解囊,起码也是警醒。
  
  当然,“饥饿24小时”遭受一些非议,除了慈善活动总是遭遇“道德洁癖”的必然困境,很重要的在于两点:一是组织者身份。作为公募基金会,眼下还处在公信重塑阶段,所言所行,难免还会动辄被质疑、被原罪,也要理解舆论的情绪。二是公益创意能力。以“饥饿24小时”扶贫固然没什么错,但毕竟跟刚刚火爆的冰桶挑战太类似、太接近,从受众接纳程度与效果反馈来说,要么可以间隔时间更长一些、要么在组织活动创新上可以有些新点子。公益是脆弱的,有时甚至是矫情的。诘责与质疑,或许也是推动其向前向上的动力。
  
  “饥饿24小时”,若真能点滴增益扶贫进程,就不妨点个赞、喝个彩。不看广告看疗效,中国公益活动还在成长成熟的路上,多点宽容,多点鼓励,总是裨益良多的事。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