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感恩,是教师节最好的礼物

特约评论员赵强

  今年开学初,教育部颁布了《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要求各地抓住教师节及学校开学、学生毕业等节点,对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监督检查。《规定》颁布后的第一个教师节,很多学校门口已经贴出告示,对老师拒收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请吃、休闲娱乐等高消费活动作出明确的规定。但仍有很多家长在纠结:要不要给老师送礼。

  转眼间,迎来了第30个教师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心怀感恩,向天下所有的老师道一声辛苦,说一声感谢,是这个节日里的应然之举。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送不送礼,成了家长们纠结在心头的难言之隐。虽然教育部门明令禁止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但患得患失的家长仍不知何去何从。

  能令家长们担心的,是校园里的“潜规则”与“潜意识”是否真正随着“禁令”而消除。今年中秋节前夕,某地幼儿园老师的微博上晒出了家长送来的礼品,还附有一句留言:“不要说我肤浅,我更喜欢人民币。”此事引起轩然大波,涉事幼儿园老师被辞退。但做个不好的假设,如果不是在微博上“不作不死”,这位老师只会作为“现在的老师,胃口越来越大”的新例子,在家长们中间风传,并不得不加大送礼筹码。幼儿园老师尚且如此,在家长眼中更重要的小学、初高中又当如何呢?

  只要对待学生送礼与不送礼有所差别,老师们就不会担心家长敢不送礼;家长们也不愿“因小失大”,吝惜一点礼金礼品而让孩子受了委屈,误了前程。因此,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单纯颁布行政禁令,未必能全然奏效,禁令只能是令收礼的形式与方法收敛得更为隐蔽而已。如果想从制度建设上遏制校园里的这种不正之风,还必须辅之以相应的日常管理与考核办法。比如,加强内部管理,采取切实措施保障教学质量,保证教师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引进或加强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评议制度,令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言行有一定的制约。总之,学校首先要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家长不送礼,孩子在学校仍能受到公平对待,方能打消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而家长给教师送重礼,表达的并非是尊重和感恩,更多的是视之为一种利益交换。交换的另一端,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希望通过送礼这种方式,老师能对自己的孩子更好一些。但教育本是一项充满温情的事业,一旦与经济利益相挂钩,师生关系的好坏背上礼金“贵贱”的“价格”,结果只可能是“竞价”之后,老师的“胃口越来越大”,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却未必越来越好。最终受伤的是教育,是孩子。所以,家长们在送礼这个问题上,也应反思自身是否为不良风气推波助澜了,并不能一味将责任推给学校和教师。

  不过,作为礼品礼金的收受主体,教师有义不容辞的廉洁意识。教师并非简单的“服务业”,更是一项充满荣誉感、带有道德使命的事业。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天地君师亲”,传统观念中,老师的地位还排在亲人的前面——这并非一项简单职业可以具有的地位,而是老师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责任。如果老师给学生、家长灌输的只是收礼受贿的歪门邪道,那不单失去了受人尊重的资格,也会令“老师”这个称谓蒙羞。

  如果一个社会,一种职业,相互之间只有用收送礼品礼金方能拉近彼此关系,不仅是表达方式的匮乏,更意味着社会风气低迷、社会道德整体下滑。在这样的情势下,学校和教师更被寄予厚望,期待他们能够发挥职业精神与道德风范的引领作用。由此而言,是否收受礼金,对教师们来说,既是职业要求,也是道德考验。

  令人宽慰的是,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逐步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正积极各自寻求新的方式,表达尊重与感恩。北京的某些中小学和部分高校利用校园广播为老师送去节日祝福;北师大的学生继去年自创《董校长》上了微博头条后,今年又以“我帮老师上头条”的创意晒出自己和老师之间的小故事……这些努力,正试图让师生关系回到简朴单纯,也回到设立教师节的初衷——心怀感恩,才是教师节最好的礼物;而表达感恩,不在乎金钱多寡,更在于用心是否纯正。当然,国家与社会各界也有责任、义务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这些也有助于提升教师自律、抵抗诱惑的能力。归根结底,教师荣誉、师生情谊,都是金钱无法赎买与衡量的社会公共价值所在。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