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迎新标语里读懂年轻

特约评论员时言平

  又到高校开学季,迎新依然是芳草地里最鲜亮的风景。学弟学妹的懵懂和好奇,师兄师姐们的油滑和热情,交织演奏着青春的舞曲。

  不过,也许是师兄师姐们的热情超载过溢,那些洋溢着澎湃热情的标语,竟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小妖精们,你们终于来了!”、“学弟学妹,快到我们碗里来!”……有人看到了“萌萌哒”,有人认为节操碎了一地;有人感到饱满热情,有人嗅探到荷尔蒙的浓郁。

  这些迎新标语,到底是出彩,还是出格?见仁见智。我以为,对这些迎新标语,大可不必上纲上线,更不应该高高举起道德的狼牙棒,对其进行攻击。过于一本正经,除了暴露你的心态年龄,更散发出食古不化的气息。严肃紧张与自由活泼,是很难在一起玩耍滴。

  这些年,致青春的电影总是很卖座。电影桥段里,炒卖的除了理想,就是一些浑不吝的记忆。他们怀念在教学楼往楼下吐口水的日子,怀念翻墙偷黄瓜的日子……但他们中的有些人,面对年轻人挂出的迎新标语时,却瞬间变脸,摆出一副长者的姿势,批判标语恶俗幼稚。

  既然能为自己那些年的幼稚而感动,为什么不能容忍年轻人的“肤浅”?对迎新标语的诟病,是否可以说明,这些懂得感怀自己青春的人们,并没有读懂年轻?某种意义而言,批评那些挂出“小妖精”标语年轻人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在批评年轻时的自己。这样的分裂,或许就是代际鸿沟吧。

  谁没有过青春?谁又不曾年少轻狂?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给后辈多一点点宽容呢?非得扛起父辈的厚重旗帜,来遮蔽年轻的自由吗?每一代人的激情张扬,都有自己的方式,校园里的标语,不过是这代人年轻的写照。读懂年轻,才会懂得宽容;读懂青春,才能走出僵化。

  你的老成持重,在年轻人的眼里,也许就是暮气沉沉。在我们的文化疆域,有着很多这样的冲突。所谓正统,所谓严肃,所谓正确,或不过是成了型的价值观对变化的抗拒,在这种固化的视野里,人们总是以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去揣测所有新鲜文化血液的纯正性,根本就不会将自己融入到那个时代的情境和年轻的场景中去,感受它们的生命力。

  年轻人的自由,需要长辈们的宽容来呵护。“小妖精”这样的标语,本就无伤大雅,何必上纲上线呢?我不否认需要维护道德的底线,但底线不能在意识里泛化成高墙和壁垒。某种意义上,我们的意志和期望,已经毁了童年,难道还要继续折磨青春吗?

  呼唤师弟师妹为“小妖精”,又有何妨。年轻人的话语体系,我们不能融入,为什么不能容忍呢?文化的血液,总是在代际的更迭中流淌出新鲜,我们又何必以狭隘和陈旧来阻滞它的流行呢?

  换一个视角,不要把校园里的年轻人看成学习的机器,才能在这些标语里读出个性。也只有学会去读懂年轻,“垮掉一代”、“沦陷一代”、“迷茫一代”这样先入为主的判断,才不至于泛滥。

  在我的眼里,“小妖精”这样的标语,不过是种流行文化,反照的是自由和轻快的青春心态。读不懂年轻,不妨学着宽容;读懂了年轻,又何必矜持,为他们点赞,也是一种致青春。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