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联赛并非一场“球事”

特约评论员堂吉伟德

  7月28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教育部长袁贵仁作了讲话。在体育项目中,教育部计划将校园足球作为重点项目予以突出,计划用3年时间把校园足球定点学校由目前的5000余所扩展到2万所,并从今年起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通过招生考试政策疏通足球人才成长通道,源源不断培养优秀足球后备人才。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在国内的发展却遭遇到了瓶颈,不但后备人才稀缺,而且群众基础也日益薄弱,各级比赛成绩更是每况愈下,虽然我们“有自己的联赛”,但竞争不强、技术落后依然难以登上大雅之堂。振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校园足球作为打基础工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能够引起重视并纳入整个教育体系,这样“迟来的爱”理应得到支持和鼓励。

  无论欧美还是日本,校园足球都是整个足球体系中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校园足球联赛也是各级联赛中的重要构成。重要的是,被功利足球已经折腾得面目全非的中国足球,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之路,从校园足球开始抓起本身就有路线纠偏的作用。若再辅以青训体系和国内联赛,用一个较长的时间抓好基础性工作,足球水平整体得到提高之后,国家队出成绩也就顺理成章,指日可待。

  然而,校园足球联赛并非一场“球事”,更不能靠校园足球联赛的单腿走路就可以解决。时下足球基础薄弱,并非仅是平台的问题,而在于从硬件到软件,从思想到认识上的全面滞后。仅以校园足球来说,从教练到场地,从经费到环境,都面临着诸多的问题。目前,中小学面临着严重的体育教师短缺问题。一方面是整体数量不够,据统计,现有体育教师大致存在30万人的缺口;另一方面则是专业性有待提高,部分体育教师体育技能不足、超工作量上课现象严重,很难保质保量地带好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更何况,在应试教育的总体框架下,学生的负担已经相当重,身体锻炼不足体质下滑的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更加专业的校园足球联赛恐怕难以承担重负。

  更重要的是,校园足球毕竟只是体育项目中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项目同样需要得到改善,而这恰恰是群众体育面临的最大困局和障碍,若不能从全社会进行整体考虑和布局,形成全民参与的氛围,那么单纯的校园足球也就难以为继。2012年原卫生部发布《“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报告提出,15年间,我国的患病人次数增加了20%,成年人中有八成人从不锻炼身体。其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尽管我们的竞技体育发展很快,但群众体育却进展缓慢。笔者所在的城市,公共体育设施极少,专业场所更是空白,连学生的体育锻炼都满足不了,更别说顾及成人。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仅为0.65平方米,仅为发达国家的的四分之一,即便和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处于落后地位。

  更何况,体育锻炼是一项终生爱好,尤其需要条件保障和环境支撑。假若一个城市连跳广场舞,都会因为场地狭小而发生争执,成为群众体育纠结不堪的痛苦,那么其他项目的开展自然就处于苍白阶段。从多年的教训来看,足球发展落后的深层原因,尤其要避免急功近利。做好长远规划,从师资、场地给予保障,方是校园足球和学生体育的关键。从这一点来说,先保证体育课不被挤占,让孩子锻炼的权利不被剥夺,比之于校园足球更具有优先性。也正是基于这种理由,校园足球联赛才会引发巨大的争议和讨论。

  校园足球联赛并非一场“球事”,真正的基础构建是立足于整体和全民,而不应是“头痛医头”的单个补强,否则其有可能再度成为无源之水,而在实施中走样变形。校园足球何去何从,恐怕还得远离“单相思”和“一头热”。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