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汞都”深陷汞毒泥潭,谁为灾难埋单?

特约评论员赵强

  2001年,贵州汞矿因资源枯竭关闭,曾被称为“中国汞都”的万山特区由此凋敝。当地居民因此饱受离异、失业、汞中毒甚至死亡的困扰。因为污染,汞中毒者鞋穿重了就走不动。自汞矿关闭时起,当地居民通过不同渠道不断上访,但生活并无甚改善。

  “中国汞都”坐享盛名已久,有记载的官方采冶始于明初,长达六百余年,及至2001年之前,也还承载着贵州万山特区转身为“小香港”、“小深圳”的繁荣梦想。与如今的凋敝现实相比,曾经的梦想破碎得如此迅速而显得有些可笑可悲,真所谓繁华一梦,如昙花一现。

  但是,“中国汞都”并非浪得虚名,汞储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万山特区本有骄傲的资本,也自有梦想成真的机会。然而,大规模工业化“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式的开采,令“中国汞都”丰厚的储量迅速耗竭,只短短几十年,“中国汞都”盛极而衰,数百年的采冶史戛然而止。非但如此,粗放甚至堪称粗暴的开采经营,更将环境污染得不堪人居,遗毒千年恐不为过。

  “中国汞都”关停13年,矿工深陷汞毒吸毒泥潭,这或许仅仅是一个极端案例,但却是个缩影,真实揭示出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后的悲惨景象。客观地说,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模式有迫不得已的历史原因——在整体水平较低的生产条件和认识水平下,开采量与经济发展速度曾是最重要的竞赛指标,是企业效益乃至当地官员的政绩考核无可替代的衡量尺度。资源的尽量供给赢得了经济的一时繁荣,也给“小香港”、“小深圳”梦想提供了现实的理由与依据。在此基础上,某些地区即便认识到粗放式发展的局限性以及可能预见到的严重后果,仍然抱着侥幸的心理,放言“先发展后治理”,或者陷入“边污染边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循环怪圈。“中国汞都”的今天,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之前那种非理性不科学的发展思维的恶果。

  如今,“中国汞都”提出了治理环境污染、复原土地的方案。不计时间成本,据初步估算就需要20亿资金投入。现在,以“先发展后治理”的眼光去看,这是在还之前发展的欠账,这到底是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暂且不说,而无可挽回的是有些环境恶化不可逆转,“汞毒”给当地民众身心造成的伤害无法复原。犹为无辜的是,囿于体制形成的利益分配结构导致的不公平与不合理,在过去矿区的发展过程中,当地的底层百姓并未从矿产开采活动获利,可如今他们却承担了主要的污染后果。正因此,他们自救能力弱,处境凄惨,需要更多的帮助,这是他们早就应得的补偿,而今天随着“中国汞都”的衰落却可能仍迟迟未能落实。

  底层百姓的生活必须有所保障,历史的欠账也理当有人买单。透过“中国汞都”民众今天的生活窘况,更应反思的是,资源型城市乃至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从物质形态上看,“中国汞都”当地民众身受“汞毒”之害,而从发展理念的无形形态上看,“中国汞都”中的是饮鸩止渴的发展模式之毒。这种发展模式,是建立在对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以及一切可以变现的有限资源之上,通过简单的开采、拆建,短期累积资金、提升经济数据。

  但掠夺式的发展注定难以持续,更留有后患,如果不是在发展初期做好规划,发展中随时纠偏,发展与保护并重,产业升级与转型同步,资源型城市的问题就会接连不断,“中国汞都”的凄凉现状就不会是唯一。因此,为“中国汞都”解毒,最重要的是为急功近利的发展观、政绩观解毒。而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也当以此为鉴,居安思危,向科学、可持续以及与民生相联系的方向转型,如此方有前途。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