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载风雨奋进路 三千里汉藏同胞情

特约评论员邓海建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对口援藏、分片负责、定期轮换”重大决策。20年来,各对口援藏省市和单位依托西藏实际,不断创新形式,加大援助力度;广大援藏干部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和西藏各族群众一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格桑花开,日光倾城。

  20年,于生命而言,风华正茂;20载,于西藏来说,日月新天。短短20年时间,西藏国内生产总值从1995年的56.1亿元跃升到2013年的逾800亿元,经济持续20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2013年西藏的生产总值实现807.67亿元,同比增长12.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4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和西部十二个省区市中均排第三位;自2009年开始,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相继跨越400亿、500亿、600亿、700亿和800亿元的台阶,持续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连续五年实现百亿级的稳固增长。“西藏速度”令世界刮目,西藏崛起令国人自豪。

  点滴巨变,万象更新。在地理版图上,仅以“日光城”拉萨为例:拉萨连续7年被评为百姓幸福感最强城市,中国社科院2013年发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拉萨在我国38个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排名高居榜首,2014年拉萨被评为首批全国民生典范城市……安居房、自来水、现代网络、新区规划、文体中心,一桩桩、一件件,填补城市空白的同时,也温暖着人心。在援建领域里,仅以交通说明:扎(木)墨(脱)公路通车,揭开“隐秘莲花”的神秘面纱;拉(萨)日(喀则)铁路接轨青藏铁路,日喀则人今年将可“坐上火车去拉萨”;民航开通兰州、三亚等航线,游客可“飞”到世界屋脊……集公路、铁路、航空等为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的建设,正助力西藏自治区不断融入东中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西藏的变化,背后离不开以下三重原因:一是顶层设计高瞻远瞩。譬如2001年,党中央适时召开了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进一步加大对西藏发展的扶持力度,在“十五”计划期间由中央政府投资312亿元,建设117个项目,中央还对西藏实行特殊的扶持政策。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则明确强调,西藏必须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物质基础。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明确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以及“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的重要指示。

  二是藏族同胞戮力前行。好的政策还得有好的贯彻落实。一切变化的起源,必须是人的变化。正如墨竹工卡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所言,“在中央关心、全国支援下,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激发出蓬勃的创造活力。在各类援藏项目的带动、援藏干部的引导下,过去只会种田、放牧的农牧民,学会了养奶牛、育苗、发展沼气等现代生产技术,有的群众利用农闲到外地打工,有实力、有经验的人则建工厂、包工程,涌现出了一大批致富能人。全区各族农牧民如今正靠着勤劳的双手,昂首阔步走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激活了“造血”功能,“西藏号”航船才渐行渐稳。

  三是对口援助尽心尽力。高原华章,热血青春。不少汉族干群将生命与热望倾洒在高原之上,为西藏的繁荣富强鞠躬尽瘁。20年来,全国共有18个省市、70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17家中央企业,先后选派7批近6000名援藏干部进藏工作。目前,西藏全部7个地(市)的74个县(市、区),自治区和地(市)主要直属部门都在受援范围之内。截至2013年,对口援藏资金累计达260亿元、项目7615个。其中,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落实援藏资金109.32亿元、项目2198个。干部援藏、经济援藏、人才援藏、技术援藏相结合的对口援助格局,在加速西藏腾飞的同时,也拉近了汉藏之间的血缘关系。

  产业发展、人居和谐、环境更新、民生改善,西藏用20年书写了对口援助的传奇。这是奉献与眷恋的交响,驻足喜马拉雅山,眺望雅鲁藏布江,只要西藏各族干群团结一心,下一个20年,雪域高原定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