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加分”还不如罚酒三杯

特约评论员邓海建

  7月5日上午7时许,辽宁省处置体优生高考加分问题联合调查组对外公布,全省1072名高考体优生中,270名考生放弃加分资格,他们将按取消后的成绩参加高考录取。2014年辽宁省高考录取工作将按计划如期进行。调查组表示,剩余802名做出诚信承诺的体优生将接受社会监督,如发现有违规问题,有关部门将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查处。

  举国关注的辽宁体优生事件,终于有了点到为止的结果--胆小的自动退出,胆大的接受监督。

  这份被网友斥之为“何弃疗”的解决方案,不仅没有止歇舆论质疑,反倒再度激起民意反弹。道理并不复杂:东窗事发,就“退分”了事,这和贪官退钱免责有什么差别呢?正如新华社所言,“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考试成绩,应认定为考试作弊。与密携小抄相比,加分造假有机构、工作人员参与,影响更恶劣。既然有法可依,还需依法追责。”

  “体优生”靠买分通关,最后也只是“按取消后的成绩参加高考录取”,这算是责罚还是娇嗔?除了自动退出,剩下的也只是接受“社会监督”,这种虚化的说辞,称得上痛定思痛之举?问得再直接一些:地方部门是不敢处置这些舞弊者,还是深怕拔出萝卜带出泥、进而将“自家人”牵扯进去?

  “放弃加分”,简直不如罚酒三杯来得有趣。

  这些混迹高考体育加分中的南郭先生,已经不是孩子们之间的恶作剧,处处闪现着权钱交易的魅影。当“足球4万、游泳8万”等黑市潜规则一经曝光,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暧昧姿态尤其令人生疑。这种“低调奢华有内涵”的故事,不啻抡起了左右开弓的响亮耳光:一记打在“2014年各地教育部门高调清理加分政策”的左边脸,一记打在各种“史上最严高考”美誉的右边脸。值得警惕的是,这样的事情,“南北通行”,不止一家:南有河南漯河高级中学,北有辽宁本溪高级中学,其他尚未东窗事发的恐怕还有的是。

  有些真相,用脚趾头想想也能明白:一是这类名号的学校,往往是学霸云集之地。愣说这帮孩子既是学业上的“实力派”、又是体能上的“偶像派”,这简直就像说湖北宜昌的麻雀一定是“吃饱了撑死的”那么滑稽。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唱的和真的能一样吗?二是佐证质疑的证据链实在如汗牛充栋。譬如当地市民就说了,“本溪高中每天晚上十一点半放学、体育课不上,怎么能有这么多二级运动员。他们连游泳池都没有,竟然有25名游泳二级运动员?甚至还有36名足球特长生?”弄得不少人调侃,“神校”不去参加世界杯,真真是辜负了。当然,人家也不是没有自知之明。譬如漯河高中,在长达数千字的学校简介里,除了提到学校“拥有标准化理化生实验室、标准化运动场和体育馆”外,对该校的学生体育活动和这些“超出常规”的体育竞赛成绩,不仅没有像其他方面取得的成绩那样浓墨重彩地予以宣传,甚至只字未提。这样的春秋笔法,无非三个字,“你懂的”。

  当事人懂,旁观者懂,就是教育主管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不懂”?

  “体优生”这趟浑水,折射的问题很多,不妨从两个具体的问题入手:第一,比如在本溪高中,“一个奥甲班有40人,拥有体育加分的是22人”。从体育教师到班主任,从校领导到招生办,这一连串的“导演们”,而今还怎么去装傻充愣?第二,教育主管部门面对加分“奇迹”,心态如此淡定,甚至在舆论沸反盈天的时候,还屡屡抛出“未发现违规”等悖逆常识之语,这种雪上加霜的粉饰太平之举,包括地方纪检部门的“后知后觉”,是纯属偶然吗?

  不久前,教育部发文再度重申高考“加分”新政,并首次向社会公开政策“瘦身”效果。眼下,弄虚作假的“体优生”,加之大事化小的处置态度,不仅愧对“高考公平”四字,更令吏治反腐的主旋律蒙羞。长远来看,雷霆问责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及早取消体育加分政策吧。这当然不是原罪于加分本身,而是在缺口多多、权力入魔的时候,惟有裸分高考,才能保障“没有门路”的孩子,不需要一个又一个“18年”,才能和那些名不副实的加分考生们,坐在一起喝杯咖啡。

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

网友立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

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