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网上保护自己

2014年06月04日 11:17

最近有两件事很火。

一件是,中国政府机构首次确认,去年曝出的美国“棱镜”项目针对中国进行窃密,其无处不在的窃密网络触及到了中国的通讯运营商、移动设备应用程序以及部分美国企业的产品,微软、谷歌、苹果都配合参与了美国政府的窃密计划,甚至连热门游戏“愤怒的小鸟”都会抓取用户的个人信息,上报给美国国家安全局。

另一件是,微信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叫做“小冰”的机器人,露了个头就被腾讯的微信给“封杀”了。一篇文章里这样描绘“小冰”:“有人发现小冰不仅能言善辩,而且对很多人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它曾直接说出了某人的生日、电话、住址等信息。”这名“小冰”是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开发的,该院品牌和产品市场总监李笛表示,小冰的信息来源是“大数据”。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是个筐,也是个坑。化用法国罗兰夫人的名言:大数据,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前有主动窃密的猛虎,后有挖掘隐私的豺狼,普通网民如何守住隐私?

地理位置信息

东莞扫黄之后,百度公布了一张地图,上面显示东莞事件曝光8小时内,东莞流出人口都去了哪。这张地图的技术支持就是安装在用户手机里的百度地图应用。虽然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营销的机会,可是很多网友看到后反而想要卸载掉百度地图,以保全自己的隐私。

无独有偶,前几周,用户发现iPhone的设置里也可能记录机主到过的地理位置。目前,这个功能似乎更适用于夫妻间的“查岗”,可是如果联想到这些信息都有可能上传至服务器被美国安全部门查阅,还是让人不寒而栗。

去年,网络新闻联播微信曾经推送过一篇文章,告诉大家如何在使用微信“附近的人”功能时保护自己的地理位置不被他人获知。

信息

由于微信的定位并不精确,因此这个方法理论上可行,但只能确定出一个大致范围,不能精确到点。不过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基于地理位置分享的手机应用越来越多,如果这些应用调用和呈现的是用户的详细位置信息,完全可以将用户的地理位置精度范围控制在10米以内,这样的话,别人甚至能知道用户住在哪栋楼。

因此在使用类似应用时,我们就要确定自己有没有授权应用获取跟踪自己的地理位置。至少在上面提到的百度地图和iPhone上,我们是可以在设置里关闭相关功能的。在微信“附近的人”功能下,我们也可以清除自己的地理位置。

当然这只是我们能做的部分,在关闭相关功能后,软件会不会在后台偷偷记录,全凭开发者的良心了。

手机识别码

目前很多手机软件也会读取用户的手机识别码。获取这条信息后,软件便可以知道手机的型号和电话号码。

对于绝大部分应用来说,是否获取手机识别码并不影响软件的正常运作;可是对于用户来说,让软件知道自己的手机信息和电话号码,这可不是件有意思的事。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果你使用了一款购物软件,而这款软件读取了你的手机识别码,那么理论上,对方手里就掌握着你的消费习惯和联系方式。

如果再有一个不小心,这部分信息被他人获取了,将会发生什么呢?呵呵,打来推销电话已经是最仁慈的骚扰方式了。当手机提示是否允许读取识别码时,果断先拒绝,大不了软件不能用了再去后台里更改权限呗,咱干嘛冒那个险呢。

个人拼图信息

“个人拼图信息”是笔者自创的一个词,他指代的是一揽子个人信息,而通过这些信息的比对,可以从茫茫人海中锁定一个人。

目前有很多社交类的网站,比如微博、QQ、人人。在这些网站上,用户“习惯性”地按照要求填好了自己的出生年月、教育经历、所在地等等信息,然后把自己藏在昵称后面。不知你有没有想过,当你交出这么多关键信息后,你的那个昵称真的会保护住个人信息么?

笔者早前的工作中曾经需要进行采访,从网络事件里锁定当事人的真实身份。事实上,从一个资料完整的微博账号入手,很容易借助社交网站自己提供的搜索工具,找到微博用户的人人账号或是QQ号码。

用户往往认为自己在一个地方留下一些资料没什么问题,可是留的地方多了,自己的隐私也就泄露出去了。刚刚说到的方法,手动操作叫“人肉搜索”,机器来批量比对就成了所谓的“大数据分析”。

因此用户应切忌在不同网站上留下真实的个人信息,切忌让自己的个人信息能被所有网友看到。我们静下来想想,你多留那一个出生日期有什么用呢?那些在系统的提醒下来给你送来生日祝福的人,他们真的在乎你和你的生日么?

多一个心眼吧,自己对自己谨慎一点。

网络新闻联播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