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政治课澎湃起来

2014年03月26日 21:04

教室里,老师还没开讲,学生先困了一半。这是大学思政课上时有发生的一幕。

从高中到大学,授课选课方式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很多学生仍然对思政这类相对枯燥的必修课有抵触心理。

2010年,复旦大学思政课教师陈果的教学视频被发到网上,视频中,他装扮时尚、吐字清晰,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让视频在许多大学生中得到广泛传播。学生们在网络上分享其他教师的教学视频,言外之意便是对自己的思政课老师的教学方式不满意。

现在回过头来看陈果老师的那些视频,不难发现,其教学方法更像是将“百家讲坛”搬进了教室,在道理论述中夹杂些许事例点缀,如同烹小鲜一般给学生提味。这样的改变,对于吃惯了白面馒头的学生来说是新鲜的。仔细想想,只要秉承的风格不变,无论是研究传播学的于丹还是研究神学的陈果,都能呈上一盘味道相同的思政课“大餐”。

如今,社会已经患上了“心灵鸡汤过敏症”。余秋雨、刘墉、林清玄早就像销量下降的《读者》和《青年文摘》一样,不再似往日那般受到追捧。心灵鸡汤的本质是说教,只不过作者将一个道理用玄之又玄的文字包裹起来,做成糖衣喂给读者。如同催眠曲一样,听着听着你就睡着了。一个睡着的人是没工夫去讨论这个道理谬误与否的。

思政类课程不仅存在于大学教育中,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一直属于必修课的范畴。以内容来看,各个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内容之间并不是一个延续的关系,而是相互高度重合的。如果大学的思政课还停留在善恶解读的领域,将无疑是对中小学的品德教育进行一场自我否定,否则,最简单的善恶观念何必需要一次次被阐明。

有一种说法是,人类在25岁之前是形成人生观的重要阶段,一旦过了这个年龄,人生观也如同身高一样不易改变了。25岁之前的几年,恰好是高等教育和社会实践覆盖的时间区间,因此高校的思政课本应更为实用。

为什么思政课在一些学生眼里从必修课成了“必休课”?因为高校的思政课没有满足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需求。在接受过多年的灌输式教育后,学生不想再听一遍“道理是怎么样的”,而更想知道“道理是怎么来的”。思政课不应该是一个一对多的宣讲台,而应是点对点的辩论场。一个好的思政课老师,应该像庖丁解牛那般,利用自己熟稔掌握的哲学思想,对各种历史问题、哲学话题、社会议题进行解剖。(央视网 作者:刘浩睿)

网络新闻联播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