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毁掉中产阶层?

2014年02月16日 19:12

央视网(编译 王磊)如今,无论是办理登机手续、网购、网银缴费,还是把智能手机用作驾驶导航,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变革——劳动力正在被越来越便宜的智能计算机取代。由此,机器将带来失业的担忧再次被唤醒。

劳动者越来越过时了吗?人们会输掉与机器的赛跑吗?会成为机器人的奴隶吗?“聪明的机器”会让人们陷入长久的痛苦吗?“劳工的末日”真的到了吗?

计算机不会带来末日,但会造成收入两极分化

伴随计算机的普及而生的忧虑,并不是人类首次对科技变革的副作用感到焦虑甚至歇斯底里。19世纪初,英国一群纺织业技术工人自称“卢德派”,发起了一场破坏机器的反抗运动。他们的鲁莽为自己留下了一个专有名词(很少是褒义的),但他们的确有理由感到担忧。

有人认为,生产力的提高必然导致就业减少,因为工作的总量是一定的。这一理论被称为“劳动合成谬误”。不过,很多经济学家并不赞同,称事实证明该理论不成立。例如,1900年美国41%的劳动者从事农业,到了2000年,这一比例下降至2%,因为“绿色革命”彻底改变了粮食生产的方式。不过,随着女性从家中走向市场,劳动者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在20世纪实现了增长,失业率则周期性地波动,从长期来看并没有上升。

这一次,人们对科技进步可能带来失业的焦虑,同样有些过头了。

首先,尽管计算机无处不在,但它们并非无所不能。一台计算机迅速并低成本地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取决于程序员通过写规则来引导计算机采取一个个正确步骤的能力。计算机的强项是“常规性”任务:整理、存储、检索、处理信息,或在生产过程中执行设定好的动作。这些任务在中等技能工作中很常见,如记账工作、行政工作、重复性生产以及质检工作。

从逻辑上讲,计算机化减少了市场对“常规性”工作的需求,但增加了对“非常规性”任务执行者的需求,他们通过“非常规性”任务来弥补自动化的不足。

有意思的是,“非常规性”任务分布于职业技能光谱的两端。一端是所谓的抽象任务,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直觉力、说服力和创造力。这些任务是专业型、管理型、科技型和创意型职业所特有的,如法律、科学、工程、广告和设计行业。做这些工作的人往往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分析能力,能借助计算机对信息进行传输、整理和加工。

另一端则是人们所说的体力劳动,需要环境适应能力、视觉和语言认知能力以及现场互动能力。做饭,驾驶卡车穿过城市,或者打扫酒店房间,这些活动对计算机来说太过复杂,还是由人来做比较合适。只要一个人具备基本的动手能力、视力和语言能力,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完全可以胜任。这类劳动者不会被机械设备取代,但他们的技能并不稀缺,因此挣的钱通常较少。

就这样,计算机化带来了就业市场的两极化,导致薪水最高和最低的行业里工作机会越来越多,而中等薪水的工作数量逐步减少。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各州、各城市总的就业率几乎没有受到这种快速两极化的影响,一方面常规性工作数量少了,另一方面高薪的管理型、专业型和科技型行业以及低薪的现场服务业中的工作岗位都有了增长。

所以说,计算机的普及并没有导致工作数量的减少,但使得很多劳动者的工作质量大不如前。就业市场需要更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来完成抽象任务,而对于常规任务密集型的中等劳动力市场来说,情况就不太妙了。于是,没上过大学的劳动者不得不从事体力劳动,如餐饮服务、清洁和安保,这些岗位数量庞大,但薪水很低,稳定性差,而且向上流动的空间不大。工作机会的这种双向分流造成了空前的收入差距。

哪些人该惧怕“聪明的机器”?

最近四年,美国逐步走出经济萧条的阴影,劳动者的生产力显著提升,但全美的工作岗位比金融危机爆发前减少了200万个,失业率达到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最高水平,成年人的就业率也比2000年的峰值低了四个百分点。面对萎靡的劳动力市场,不少专家抛出“就业病”论调,进而感叹病因是不是生产力的提高本身。

事实上,尽管科技进步节省了劳动力,让从事某些任务的劳动者失去工作,但就长远而言,新的产品和服务会应运而生,全民的总体收入水平会有提高,对劳动力的总体需求也会增加。

1900年时,没人能预见到一个世纪之后,从事医疗保健、金融、信息技术、家用电子产品、酒店、休闲和娱乐业的人数会远远超过农业。当然,随着社会日益繁荣,人们常常选择工作更短的时间,休更长的假期,退休更早——不过这也是进步。

那么,如果科技的进步不会威胁到就业率,是否意味着劳动者完全不必害怕“聪明的机器”呢?答案是否定的。在这一点上,“卢德派”的担心不无道理。虽然19世纪的很多英国人都从升级版的自动织布机中获益,非技术工人受雇操作这些机器,更多的中产阶级能够买得起大批量生产的纺织品,但总体来看,这对纺织业技术工人恐怕没什么好处。

明显的变化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过去的很多中等技术行业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低。或者,它们的常规技术性任务被计算机取代。中等技能工作必然会受到自动化的冲击。

转变思路,“新技工”大有可为

社会如何帮助劳动者从科技变革的大潮中受益,而不是被它淹没?一个常见的途径是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可是,这并不能解决劳动力市场的所有问题。不是所有的中学毕业生都适合上大学,更不用说处于职业生涯中期或末期的人。美国只有40%的中学应届毕业生进入全日制大学深造,这其中又有超过30%的人在八年内拿不到学位。

不过好消息是,并非所有的中等教育水平、中等薪水的工作都会消失。一些工作需要人的灵活性来应对多种任务。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医疗辅助岗位——放射技师、抽血技师和护理师——正经历着飞速发展,这些中等技能岗位的从业者可以获得相当不错的薪水。一般来说,这类专业辅助岗位不要求全日制大学学位,不过需要一些职业培训。

这些中等技术工作会存在下去,还可能继续发展,因为它们的一些任务无法实现高质量的自动化。试想,如果您给一家软件公司打电话寻求技术支持,发现接电话的技术员只会照着电脑屏幕念标准答案,您会多么沮丧!这个技术员仅仅是文本的传声筒,而不是问题的解决者,没有实现科技与人际沟通的互补。简而言之,当劳动者将常规性(技术性)任务与非常规性(灵活性)任务结合起来时,任何一个行业的服务质量都会改善。

据此逻辑可以预见,那些免于消亡的中等技能工作将把常规的技术性任务与抽象的和体力型的任务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劳动者作为人的比较优势——人际互动能力、适应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与医疗辅助人员一样,这类岗位在需要技能的商业和修理行业中大量存在:水管工人,建筑工人,电工,暖气、通风设备和空调的安装工人,汽车维修技师,客户代表,以及处理较复杂任务的行政人员。

其实,虽然过去的很多中等技术行业的常规技术性任务被计算机取代,但另一些过去的高端行业对中等技术人员敞开了大门。例如,护士越来越可以胜任诊断疾病和开药等任务,这些任务原本只有医师能做。哈佛大学劳动经济学家劳伦斯·F.卡茨把那些能将中学教育的基础性技能与具体职业技能有效结合的劳动者称为“新技工”。

对于没能完成大学教育的人来说,就业前景存在未知数,但也并非毫无希望。中等技能工作还会存在下去,但不再是传统的蓝领生产岗位,也不再是过去的白领办公室岗位。很可能出现的局面是,“新技工”们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持证上岗的护士和医疗助手,各级教育中的教师、家教和学习向导,厨房设计师,施工监理和各种商业人士,专业型修理和支持技师,以及很多提供个人培训和协助的人,如理疗师、私人健身教练、运动教练和导游。这些劳动者能熟练地将技术性能力与人际互动能力、灵活度和适应性相结合,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务。

(来源:纽约时报 作者: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大卫·H·奥特尔)

网络新闻联播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