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千年谜语史

2014年02月13日 22:22

央视网(记者 王磊)中国自先秦以来,在许多生活领域都有谜语这一形式。各式各样的谜语用巧妙的比喻、借代或字形离合等方法讽谏君王,暗通消息,相互戏谑……到了宋朝,元宵节悬挂灯谜的风俗诞生,极大地普及了猜谜活动,使猜谜逐渐成为人们所喜爱的游戏,并不断发展流传至今。

谜语的产生和早期发展

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第十五》里给谜语下了个定义:“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所谓谜语就是说出来的话回护、曲折,不直截了当,使人困惑、迷惘,费解难懂。谜语原是民间口头文学,经文人加工和创新,有了文义谜。一般称民间谜为谜语,文义谜为灯谜,也统称为谜语。

谜语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根据表达需要而创制出来的。阶级社会产生之后,统治者吃喝享乐,肆意贪虐,老百姓不敢明谤,则作隐语以发泄怨怒之情。夏桀骄横无度,曾说:我有天下,如同天之有日,日亡我就亡。老百姓便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以此来发泄恨不得与桀同归于尽的怒气。

我国古代最早称谜语为“隐”(后来叫“隐语”)、“瘦辞”。在春秋战国时期,有的君王喜好隐语,而不爱听逆耳之言,所以臣民必先顺其所好,以攻其蔽,利用隐语向统治者劝谏。《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里记载:“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官名)御座(侍坐在旁)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战国时期,有了专门记载隐语的书刊。汉代刘向《新序》云:“齐宣王发隐书而读之。”这是有记载的最早谜语。

射覆及离合体的出现

在汉代,谜语发展出了射覆及离合体等形式。射覆是隐语的一种,就是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于覆器之下置诸物,令暗射之,故云射覆。”猜谜人假借“卜筮”的手段来猜。射覆是由物谜发展来的。

东方朔是汉代隐语的代表人物。《渊鉴类函》里记载了他的射覆活动:“郭舍人曰:‘珠籀文章,背有组索,两人相见,朔能知之为上客。’朔曰:‘此玉之荣,石之精。表如日光,里如垂星,两人相睹相知情。此名为镜子也。’”

东汉曹娥碑所射的“绝妙好辞”是我国最早的离合体文谜。“绝妙好辞”是由“黄绢幼敷外孙齑臼”八个字离合而成。曹操看到这八个字感到费解,杨修将之破译为“绝妙好辞”:黄绢是有颜色的丝绸,那便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即“妙”字;外孙是女之子,那是“好”字;“齑”是捣碎的姜蒜,而“齑臼”就是捣烂姜蒜的容器,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受辛之器”,“受”旁加“辛”就是“辞”的异体字。

根据汉字的结构,把字拆开谓之“离”,拼在一起谓之“合”。用离合的方法作字谜盛行于汉末。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离合之发,则萌于图谶。”(“图谶”即“谶纬”。两汉时期,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宣扬神学迷信的隐语或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自从王莽、刘秀以来,图谶大盛。而图谶之言,则需借助字的离合,所以汉末文人多好离合。

魏晋南北朝以来,离合体十分盛行。例如谢灵运的离合诗:“古人怨信次,十日眇未央。加我怀缱绻,口咏情亦伤。剧哉归游客,处子勿相忘。”两句离合成一个字,为“口、力、刂”,即“别”字。

实物谜是曹操的创举,用实物作谜面让人猜测,即刘勰所说的“图象品物”。据《世说新语·捷悟第十一》所载,曹操在门上题“活”字,隐意门太大;在酥上写“合”字,暗示一人一口。

隐语或瘦辞和谜语虽为一体,但严格来说还是略有区别的——隐语多属于事谜。自魏代以来,隐语化而为谜。这个时期不仅有离合体,还出现了增损体、会意体、风人体、实物谜、诗谜、字谜,内容极为丰富。

谜语的盛行和灯谜的诞生

谜语在唐代同其他艺术一样,也很盛行。唐代李肇《国史补》里有一段记载:“初,诙谐自贺知章,轻薄自祖咏,诨语自贺兰广、郑涉。近代咏字有萧昕,寓言有李纡,隐语有张著,机警有李舟、张彧,歇后有姚岘、叔孙羽,讹语影带有李直方、独孤申叔,题目人有曹著。”

在唐代文人之间,用离合、增损体的字谜相互嘲讽,成了风尚。如唐代张鷟《朝野佥载》所记:狄仁杰戏同官郎卢献:“足下配马乃作驴。”用的是增损体。唐秘书监贺知章告老还乡,明皇为其子赐名,曰:孚。戏之为“爪下子”。这是离合体。

宋代谜语在唐的基础上进入发展的新时期,出现了商谜、戾谜、社谜等多种形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灯谜在这一阶段正式诞生。元宵张灯的风俗,虽然在宋以前的隋唐就有了,但猜谜用灯却始见于宋。

宋初乾德年间,赵匡胤曾下诏:“上元张灯,旧止三夜。今朝廷无事,区宇乂安,方当年谷之丰登,宜纵士民之行乐,其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

《武林旧事·灯品》如此记载南宋都城临安的元宵节灯市:“又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灯谜的出现对文义谜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宋朝还产生了谜社组织,文人以瘦辞、隐语往来酬和,有力地推动了谜语的大发展。谜语在两宋被列于百戏,选有专业艺人,设有专门场地。元夕悬灯猜谜,从原来只在朋友之间相互戏谑,这一阶段发展为“戏弄行人”,不仅使猜谜活动更加大众化,也促使文人更多地汲取民间艺术的长处,不断增加门类,提高质量。从宋代开始,猜谜活动的文娱游戏作用日益凸显。

物谜在宋朝时期很盛行,苏东坡有“砚盖”谜:“研犹有石,岘更无山。姜女既去,孟子不还。”前两句离成石、见,合成“砚”字;后两句离成?、皿,合成“盖”字。还有“日历”谜:“一尺长,十二节,两头冷,中间热。”

元明继两宋以后,元夕灯谜之风盛行不衰。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云:“正月八至十八日,集东华门外,曰灯市。有以诗隐物幌于寺观壁者,曰‘商谜’。”在杭州,据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记载:“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前后张灯五夜……好事者,或为藏头诗句,任人商揣,谓之猜灯。”

灯谜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清代集历代谜语的大成,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谜语这门语言艺术。清初,大体是因袭元明的古体,如“尹”字谜:“伊无人,羊口亡其群。斩头笋,无口君。缩尾便成丑,直脚半开门。一根长桥杠,打个死户灵。”

清朝中叶,谜风大盛,竞相争新,运用新的题材,开拓新的门径,使谜学得到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在制谜方面更加工巧,多用成语射成语,谜底谜面都有出处。如:“焉哉乎也(射四子句一)”。谜底是“失之者鲜矣”。谜面出自《千字文》,一般所谓“之乎者也矣焉哉”,相比之下,谜面缺之者少矣字,正好射四书(又称为四子书)上的一句:“失之者鲜矣。”(鲜当少讲)浑然大方,无一字无着落。

清中叶以来,文义谜较前朝有了很大改变,力求传神、典雅、贴切、大方等。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将十则谶语灯谜用于故事情节。如贾母的:“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物)”。站树梢即立枝,立与荔谐音,因此谜底是“荔枝”。谶语暗示贾府未来必然“离枝”,“树倒猢狲散”。

又如贾元春的:“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是“爆竹”。寓意元春富贵荣华转瞬即逝,恰似爆竹一响而散。而金陵十二钗图册的判词,也都是谶语性质的谜语。

到了晚清,谜语突破了人为设置的樊篱,社会生活、眼前琐事、天文地理、外国名词等均可入谜。以外语入谜为例,谜面是“Good Morning”,打一字,谜底是“谭”。“谭”字是“西言早”的离合。

清代有谜社活动,有专门著作,谜书之多是历代所罕见的,有的是社会上流的谜语汇编,有的是个人的谜语创作,也有的是理论探讨或专题研究。此外,谜体的演进,谜格的使用,谜语的创新,都标志着谜语在清代获得了空前发展和繁荣。

辛亥革命以后,谜事活动依然盛行,较晚清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猜谜活动近年来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亟待国人为之注入新的生命力。

(根据杨晓歌《中国灯谜》资料整理)

网络新闻联播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