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消失”这一年:一胎制

2014年01月02日 18:10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公布。《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符合政策条件、渴望二胎已久的人们,忍不住内心的激动,奔走相告这一好消息。也有人“悔恨”,只怨当初目光不够长远,没能嫁个独生子或者娶个独生女,如今赶不上政策的顺风车,调侃着“改嫁找单独去”;更有人立马算起一笔二胎账本,纠结于高物价、高房价、高压力,盘算要不要生二胎。很快,“单独二胎”登上微博热点话题排行榜,占据朋友圈中满屏动态。

事实上,2013年,关于“二胎”的话题热得不得了。媒体隔三差五就来个大爆料,扬言“二胎”政策即将放开,使得关于“单独二胎”政策迷雾此起彼伏。直到《决定》公布,谜团终于揭开,“单独二胎”的政策终于一锤定音。

“单独两孩”政策被认为是一个“历史性的动作”,意味着旧有的独生子女政策将要退出历史舞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从长远来看,本次‘单独两孩’政策是为‘普遍两孩’政策启动,甚至未来城乡政策基本统一积累经验创造条件,这只是第一步。”

1

中国已进入了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国家行列。2009年爆发的民工荒预示着人口红利即将结束。

为什么要调整生育政策?

中央的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总体稳定,但实际上“单独二胎”已在多省农村悄然展开。国务院参事、原中国人口与研究中心主任马力回忆,“在实施‘双独二胎’政策后,上海、天津、江苏、辽宁、吉林、安徽、福建等7省份农村陆续实施了‘单独二胎’政策。”

“计生政策自1978年出台后,35年来不断据国情、省情调整,从最早农村第一胎是女孩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到取消二胎间隔,再到双独二胎,再至农村单独二胎,直至这次全国范围的单独二胎,都是延续了这一思路。”马力说,“独生子女家庭为国家作出贡献,计划生育政策在不断完善过程中,始终沿着给予‘独生子女家庭’相应的代际补偿开展,这更体现公平。”

更大的调整动因则来自于人口老龄化危机。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数下降。同时,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加速,今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突破2个亿。老龄化危机、用工荒,已让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危机。

调整生育政策,被视为缓解“人口老龄化”,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手段。

国家卫计委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如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调整,几十年后劳动年龄人口锐减,老年人口比重过大,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而“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就是要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国家卫计委认为,放开“单独二胎”的决策,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优势,准备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

网友的纠结:生还是不生?

准不准生的问题解禁之后,符合条件的人们在兴奋之后很快陷入纠结。

某网站对1200位上海居民实施的调查发现,70%的接受调查者不想要二胎。其中,24%的人明确表示只要一个孩子,46%的人表示“可能”会只要一个孩子。在北京,调查显示,北京户籍人口中更多人只想要一个孩子,比例为51.5%,想要二孩的为38.3%;与之相反,流动人口呈现较为明显的“二孩生育观”:认为理想子女数为二孩的比例达到50.8%。

随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转变,中国民众生二胎的积极性已大不如前,而且添丁不仅仅是“添双筷子”,城镇居民的生活成本水涨船高,二胎显然不是人人都能“消费”得起。

“生”相对容易得多,“育”则是一个漫长的路程。中国网络上流传的一笔细账显示,在北京、上海与广州等一线城市,抚养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需要耗费20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据官方数据显示,去年北京职工的平均月收入为5223元。

“单独二胎”,真成了纠结的幸福。一个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母亲直言:我们有了生二胎的权利,却少了养二胎的勇气。在一个孩子都能让整个家庭的两代人都成为“孩奴”的当下,生二胎成为许多家庭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有朋友戏言:老大照书养,老二当猪养。但是生二胎确实面临着诸多压力:比如经济压力。高昂的生育成本、教育成本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奶粉、看病、入托、择校、买房以及其他,都是持久而重大的经济压力,这也成为一些家庭是否生二胎的考虑因素。比如精神压力。当前,具有“单独二胎”资格的年轻人大多到了而立之年,正处于事业的爬坡期,工作压力大,自己疲于照顾孩子,哪还忍心耗上年迈的父母。再比如其他压力。比如休产假时,职位、工资还能保证吗?养孩子时,事业还能兼顾吗?

尽管这种纠结还在持续,“恐生”的声音不断传出,但对于“单独二胎”政策惠及的1500万至2000万人这个群体来说,他们至少在2013年的年末,拿到了一张“二胎”准生许可证,他们的纠结至少是一种“幸福的纠结”。对于更多还没有被政策惠及的人们来说,在拿到“二胎”许可证的路上,他们还要再等等。

(本文综合新华网、南方日报、人民网及新京报等媒体相关报道 编辑秦研科整理)

1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