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评论频道 > 央视网评

媒体曝光让“井居者”雪上加霜?

特约评论员 时言平 2013年12月08日 21:18

这些天,雾霾和寒气笼罩下的北京,因为一群“井居者”的曝光,让人感到格外窒息和寒冷:一帮颠沛流离的城市边缘人,居住在这座光鲜亮丽城市的热力井下,艰难度日。甚至,还有人在这阴冷潮湿、暗无天日的环境里,一住就是20年。

伴随着“井居者”的境遇曝光,他们在这座城市的托身之所,迅速被相关部门用水泥封上。严寒冬日,他们该往何处去?“井居者”的冷暖,成为心存悲悯的民众忧心的问题。

对“井居者”接下来生存困境的关切,让不少人迁怒于曝光此事的媒体。有人说,若不是媒体曝光,这个群体最起码还能在井下度过这个寒冬。毕竟,比起井外的阴冷,井下最起码还是个相对温暖的安身之所。依照这种简单的逻辑,他们认为,媒体曝光无疑让这群人的生活雪上加霜。

公众的斥责和迁怒,将一个有关社会不公和生活尊严的命题,推向了新闻伦理的纷争。报道“井居者”的媒体,在人性和真相之间,到底该如何选择?舆论监督的边界又在哪里?斥责声中,曝光此事的媒体,俨然被视为封井者的前哨甚至帮凶。

人性与真相的选择困境,确实存在于新闻伦理之中。比如因拍摄《秃鹫与小孩》而获得普利策奖的南非摄影师凯文·卡特,就曾被置于舆论的审判席上,最终写下“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的遗言来逃避谴责。很显然,卡特的自杀并未让这个争论达成共识,舆论监督的模糊边界,依然游离在现实的新闻活动中。

但笔者以为,人性与真相的选择,并不存在于“井居者”的监督报道中。有人指出,报道者在报道之初,就应料到“井居者”曝光之后的命运,必然是被封井以及被驱逐。这显然是诛心之论。媒体的职责,就是应该揭露公共场域存在的问题,而监督的本意,则是为了让这群人得到政府重视,从而脱离困境。因而,将媒体视为粗暴清理城市流民的城管等执法部门,批判的矛头显然指错了方向。

媒体之所以会面临这样的责难,关键还是在于权力者的行事逻辑以及处理问题的手段粗暴。如果曝光后,相关部门的动作不是迅速封井,而是切实倾听“井居者”的诉求,从而相应地解决问题,那么曝光此事的媒体也不会被推倒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甚至还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权力的行事逻辑,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解决切实问题,而是解决被他们视为制造问题的人们,封井和驱逐,无疑是让井居现象消失的最快捷路径。在这样的行事逻辑下,媒体的良苦用心,非但没有发生雪中送炭的效果,反倒成了雪上加霜的误伤。这显然是报道者没有想到的。严格意义上说,揭示“井居者”的生存困境,更是揭示了这座城市诸多复杂问题共生的马蜂窝。

因而,让“井居者”雪上加霜的,并非曝光此事的媒体。归根结底,它的制造者,依然是这座城市的管理者。他们管理的疏漏,制造了许多如“井下居住”这样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被隐藏在地底下,一旦被揭露,解决起来也就盘根错节。他们从未关注这个群体的存在,也来不及倾听这个群体的诉求和愿望,当问题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除了实行简单的救助和粗暴的驱逐,还能做些什么?而这,也是监督困境出现的根本原因,媒体指出问题,用意是引起权力的重视,而权力却往往视之为添堵。而这样的矛盾,正长期存在于国内舆论监督中。

不要再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监督的媒体了,他们不是将“井居者”逼入困境的元凶。面对井底下毫无尊严可言的生活,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光鲜亮丽的城市会出现这样的群体?为什么当前的救济体系并不为这些“井居者”所接受?解决之道,还是在管理者身上。如果救济体系不是想当然地给予短暂之需,如果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再简单粗暴,“井居者”的境遇被曝光,又何至于出现雪上加霜的困局?

最新文章

责任编辑:雷世远 热词: 媒体 曝光 井居者

打印 | 举报/纠错 | 复制链接 | 转发邮件 | | 分享到: CNTV微博

channelId 1 1 1
专栏作家

文言文听力“闯入”考试?

专栏作者:刘浩睿
央视网评论员,关注社会娱乐

深泉学院比哈佛更难进的牛校

专栏作者:关开亮
央视网评论员,关注民生影视

五一出游:“人比XX都多”

专栏作者:王二丫
媒体人,关注社会民生。

腾讯新浪开微博,只是讨骂?

专栏作者:雷世远
央视网记者,关注社会热点。

挺一挺政协委员的编剧情结

专栏作者:陈方
《燕赵都市报》评论部主任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