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伦敦治霾样本再审视

2013年12月08日 20:37

央视网(记者江易易 报道)历史上,很多国家都发生过因颗粒物引起的空气污染事件,尤以伦敦为甚。1952年12月,含有多种有毒气体和固体颗粒的厚重雾霾笼罩伦敦长达5天,造成多达1.2万人丧生,史称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这成为英国人大规模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的开端。

曾经的伦敦也为雾霾所笼罩,并在2个月内造成12000人死亡。

曾经的伦敦也为雾霾所笼罩,并在2个月内造成12000人死亡。

立法治污 英国走过漫长的路

伦敦烟雾事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该法规定,伦敦城内的电厂均须关闭。同时,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在冬季采取集中供暖,用系统化的方式减少取暖时的燃料使用总量。

1968年,英国新的《清洁空气法案》出台,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加上《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汽车使用条例》和《能源法》等一系列法令的颁布,各种废气排放得到严格约束,伦敦的大气污染这才得以有效控制。到了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

上世纪80年代后,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对于这一趋势,英国自1993年起要求所有出售的新车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氮氧化物污染。1995年,英国又通过《环境法》,根据英国国内、欧盟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设立了污染控制定量目标,要求工业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减少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多种常见污染物的排放量。

同时,英国一直致力于控制市区内的汽车数量。英国曾在2003年用收取交通堵塞费的手段限制私家车进入市区,所得收入均花在公共交通上。英国还拥有强大的公共交通系统,发达的公众交通及政府对非公交系统用车的高压手段,让公众更乐意选择乘坐地铁或公交系统出行。

除此之外,欧共体委员会是英国治霾的重要功臣之一。1973年,其在《欧共体环境行动计划》法案中建立了一项程序,设定了成员国在截止日期前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指标。1995年,欧共体又在《环境法》中要求各国政府制订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对不达标地区,政府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

英国伦敦于上世纪70年代摘掉“雾都”的帽子时,已走过20余年治霾之路。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伦敦的空气质量有了长足进步,但对现状表示不乐观的依旧大有人在。面对指责和质疑,伦敦市政府唯有继续治理空气污染。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新技术陆续亮相。据悉,伦敦市政府正大力采用灰尘抑制剂这类化学物质清洁空气,比如醋酸镁和醋酸钙等。实验表明,这些抑制剂投放大街后可减少高达14%的污染。

目前,英国各大高校、环保组织与媒体也正在形成治理环境的合力。伦敦城内,全民皆是治污践行者,环保已成为生活方式。

伦敦在上个世纪曾经被称“雾霾之都”。

伦敦在上个世纪曾经被称“雾霾之都”。

多种手段齐上阵 美日德争先治污

不止英国,“先污染,后治理”的悲剧也曾在美国、德国和日本重现。

为达防控目的,美国也出台了《清洁空气法》。这部法律经过了一个世纪反复修改,最终形成。最近的一次修订要求所有进入一氧化碳“未达标区”的机动车,必须使用氧化剂汽油。仅此一项,美国环保署预测,到2020年,《清洁空气法》将防止23万多人因心脏疾病、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过早死亡。

其次,美国环保署实现了对全美环境空气质量24小时监测,并在政府官网上公布当天PM2.5的监控结果和次日的预报数据。美国公民可对PM2.5的标准监控程序进行监督,根据公布的全年监测统计和日常监测数据,参与所在州的环保机构举行的公共听证会。

在德国,一些城市采取“环保贴”措施,即根据汽车的可吸入颗粒物排放情况,在车玻璃贴上不同颜色的“环保贴”;同时把城区分为4个不同区域,竖起标牌标明贴有何种颜色“环保贴”的车辆可以通行,违者罚款40欧元。

如果空气出现严重污染,德国会对某类车辆实施禁行,或者在污染严重区域禁止所有车辆行驶。目前,德国正大力鼓励机动车安装尾气清洁装置,安装过滤器的车主可获得国家补贴。

日本应对污染与环境污染控制的法规大讨论始于1967年,一年后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废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颗粒、氧化氮等排放指标做出规定。1992年,日本制定了《汽车氧化氮·碳氢颗粒法》,鼓励发展小型车及低排放车种。

此外,城市绿化是日本治理污染的重要措施。据东京市政府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有绿地,必须搞楼顶绿化。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