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当道德遇上现实:碰瓷就不是自己人!

2013年12月03日 22:57

碰瓷的不是自己人!

“据扯,这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强迫老外签下不平等条约!”

中国网友的娱乐精神和想象力在世界范围内都算得上一等一。当“扶起摔倒女子,外国小伙遭讹诈”的新闻爆出后,他们第一时间送出了上述调侃。但没过多久,围观的热心群众们发现,这个条约是平等的,就算真不平等,吃亏方似乎也是自己人。

消息的最初来源是如此描述的:12月2日10点半,在北京朝阳区,一名东北口音女子经过一个骑车老外时突然摔倒自称被撞伤,并死命抱住对方所骑车不撒手,撕扯中小伙衣服被撕烂,外国小伙子急哭了……后经医生检查,该女子并未受伤。最后,女子要到1800元“医药费”方才作罢自行离开。

在消息的配图中,一个看起来很“泼妇”的中年妇女死死地抓住电动车,而外国小伙子则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挠着后脑勺,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碰瓷的不是自己人!

在“有图有真相”的网络时代,网友们又愤怒了。在某门户网站,《北京:老外扶摔倒中年女子遭讹 衣服被撕烂》单则新闻的三万余条评论,清一色地攻击、谩骂该中年女子——“丢人丢到国外去了!”

就在更多愤怒的网友加入口诛笔伐大军的时候,剧情突然毫无征兆地翻转了。更令网友目瞪口呆的是,他们在网上不好意思骂出口的话,在那个一脸无辜的外国小伙口中出现了……

据《新京报》的后续报道,老外当时骑一黑色无牌摩托,车上还带有一中国籍女子,大妈的确被老外撞倒。此外,据目击者提供的一段现场视频显示,老外撞人后不断用流利的中文污言秽语,如“你xx啊,我x你大爷”、“你骗人,你看我是外国人想讹我钱”等,辱骂被撞者。

当日晚间,@平安北京 通报,经初步调查查明,该外籍男子无证驾驶,所驾驶摩托车无牌照,在人行横道内将女子撞倒,警方于当日依法暂扣了肇事摩托车,其交通违法行为将被依法处罚。

平心而论,在中国,碰瓷或是肇事逃逸,无时无刻不在上演,这条新闻能在一开始引发如此激烈的热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新闻里出现了两个标签——“外国”和“东北”。

罗素在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里提到:“不管我们属于世界上哪个国家,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民族比所有其他民族都优越。我们把自己的价值标准加以调整,以便证明自己民族的长处乃是真正重要的长处,而其缺点相对来说则微不足道。”也正因为如此,一旦自己的民族出现“败类”,其结果就是严厉地声讨。

当人们认识到自己所属的群体做了不光彩的事,谩骂和指责就成了第一反应和最有效、直接的“洗罪”方式。中国人觉得碰瓷讹诈外国人不光彩,就通过声讨或缩小到“东北”这个小范围,将自己与之进行切割,而东北人则会用“真是丢了东北人的脸”等激烈措辞来表明我们东北不都是那种人。事实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作为事件当事人的女士表示,“好多老家人打电话骂我,说我在北京碰瓷,丢了人。”

除了地域认同外,人们也更倾向于选择相信“扶人可能反遭讹诈”。首先,在一个“老人摔倒了扶还是不扶”都陷入激烈讨论、“如何正确地扶起倒地老人”成为技术贴的大环境下,碰瓷讹人难免成为一种思维定势。此外,这也是在潜意识中为自己的冷漠寻找借口,为推卸责任寻找正当性。

当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道德与现实碰撞时,有良知的人难免陷入矛盾与痛苦,转发并痛骂这种行为的人,潜在的语言无非是“不是我们不想做好事,而是外在环境逼着我们不敢做。你看,做好人被讹诈了,不是我没有道德担当,人心险恶,做好事是有很大风险的。”

至于最初的假新闻是如何产生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明确的是,网络时代的新闻编辑谙熟网友的兴奋点在何处,他们手中的键盘和鼠标就是网友情绪的阀门,收放自如。

网友@大脸撑在小胸 感慨说,现在很少在第一时间相信和转发任何新闻,太多热点反转来反转去,基本已经让人麻木——这是某些媒体追求的结果吗?

这个问题笔者无法回答,我能说的只有那句老话:对于眼前网络上的热点新闻,最好还是过一段时间再看看。(作者:关开亮)

网络新闻联播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