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布加勒斯特峰会使“中国分裂欧洲”说辞不攻自破

2013年11月26日 22:21

央视网(编译王磊 报道)几天前出席第十六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又马不停蹄地飞往罗马尼亚参加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将“中国经济好声音”带到中东欧。然而,就在中欧关系全面深化的进程中,欧洲一些人士不断抛出“中国正在分化欧洲”的言论,本末倒置、混淆视听,给双方的真诚沟通与合作带来了负能量。

布加勒斯特峰会使“中国分裂欧洲”说辞不攻自破

李克强:中国坚定支持欧盟一体化进程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传统友谊。”李克强11月25日在中东欧国家媒体发表的题为《跨越千山万水的问候——写在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即将举行之际》的署名文章中写道:“中东欧国家是欧洲大家庭的重要一员。中国坚定支持欧盟一体化进程,希望看到一个更加团结和繁荣的欧洲。中国支持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的选择,相信中国—中东欧国家全面合作不仅有利于双方人民,也必将为中欧关系健康、均衡和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当天,李克强抵达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在与该国总理蓬塔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罗马尼亚有句谚语,“友谊如美酒,酒越陈越香,情越久越深”。中方愿同罗方共同努力,开创两国友好合作新局面,让中罗友好这杯“陈酿”享有盛誉,历久弥香。李克强说,中罗关系未来要着眼于推动中国—中东欧、中欧关系发展。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六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发表了《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为中欧合作勾画出新的蓝图。中罗合作是中国—中东欧、中欧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发挥示范作用。

中欧关系的全面升级是大势所趋。正如李克强日前所言,《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涵盖面之广“前所未有”,从航天航空到反盗版,从城市化到能源,可以说是“上天下海入地”的全面合作。把握好中欧关系的“方向盘”,提升中欧合作的战略水平,推动中欧关系未来10年取得更大发展,将为世界和平、发展与繁荣作出两大主要经济体、两大文明应有的贡献。

纲要:强调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11月26日取得重要成果——与会各方发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

在纲要中,与会各方回顾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取得的成就,积极评价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为巩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传统友谊、加强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促进人文交流,推进中欧关系全面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一致认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契合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各自发展特点与合作需求,符合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

与会各方强调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愿继续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和深化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致力于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打造成为中欧合作的增长点,服务各自发展,造福各国人民,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并为处于不同文明、不同制度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提供有益经验。

为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进一步发展,与会各方围绕“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主题,共同制定和发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表示将根据各自国家法律法规,欧盟成员国并将根据欧盟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合作。

专家认为,该纲要是一份指导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文件。更重要的是,纲要所体现的各方真诚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精神,将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更加深入的合作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与此同时,纲要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发展,通过“推进中欧关系全面发展”这一表述,至于中欧关系的大框架下,展示了中国发展同欧洲关系的全局性战略眼光。而且,纲要中“欧盟成员国并将根据欧盟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合作”的内容,充分表达了中国的真诚。这样的内容,对怀疑中国在欧洲“有图谋”的看法,无疑是一次有力的澄清。

欧盟智库:中国意在对欧“分而治之”

然而,近年来国际舆论中质疑中国“分化欧洲”、“对欧洲分而治之”的声音不绝于耳,干扰中欧关系的良性发展。

2011年6月30日,致力于欧盟事务报道的EurActiv网站刊文称,欧盟最具影响力的智库之一欧洲外交关系理事会撰写的一份报告认为,在欧洲面临主权债务危机的背景下,中国“趁人之危”,要“买断欧洲”。报告还称,中国趁欧洲内部不团结而分化欧盟国家。报告指出,中国不买欧洲公债,而是向多国购买其本国国债,以此收买希腊、塞浦路斯及马耳他等小国,使其在涉及任何对华不利的欧盟决议出现时发挥平衡作用;中国使用中介人或机构,透过离岸中心对欧洲进行投资,其中有八成投资是经香港、开曼群岛和维尔京群岛进行的,可以说神出鬼没;中国自2008年起对欧洲有较大规模的直接投资,预计到2020年,投资额势将增加两倍,达1000亿美元。报告称,中国根据欧洲国家不同甚至互有分歧的政治及经济利益,利用庞大的投资去维持对这些国家的分化。

2013年5月下旬,李克强首次以总理身份访问欧洲,促使中欧光伏谈判最终取得成功,避免了双方之间一场昂贵的贸易战。美国《纽约时报》5月28日报道称,中国在这场谈判中采取了分化欧洲的策略,通过李克强的访问取得了欧盟老大德国政府的支持,令呼吁向中国光伏产品施加惩罚性关税的欧盟贸易委员卡雷尔·德古赫特和欧洲光伏企业身陷被动。文章称,柏林的态度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而中国是德国在亚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据德国工业联合会估计,对中国的出口支撑了德国100万个工作岗位。有所不甘的德古赫特近日通过德国《时代》周报网站指责中国“分化”欧盟成员国。

此外,据中国网2012年5月3日报道,在金融危机严重蔓延时期,中国曾经想过在帮助欧洲克服危机方面进行一些努力,但被一些欧洲国家拒绝,理由是怕中国趁机“插手欧洲”、“买断欧洲”,影响欧洲国家的自主权,进而担心成为中国的经济和金融附庸,在国际舞台受到中国的左右。对于中国大力发展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一些国家和机构拒绝中国后,又炒作中国去挖欧洲的后院和墙角,拉拢中东欧国家,加紧制造中国“分化欧盟”与中东欧“重新结盟”的舆论,想方设法阻碍中国和中东欧提高合作水平。

外媒:欧盟自身问题多,指责中国没道理

针对中国“分化欧洲”的杂音,一些欧洲人士和国际媒体分析认为,欧洲在处理对华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各自为战,不是因为中国有意对欧洲“分而治之”,而是因为欧洲一体化本身不完善,各国都在欧债危机的窘迫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东欧外交人士曾向EurActiv网站表示:“若是欧盟基金够用,我们就不需要中国人。但现在我们的钱不够了,所以需要中国人。”来自某地中海国家的一位高级外交官更是反问:“最近德国和欧洲为我们做了什么?既然大家没有共同的经济利益,他们又怎么好意思要求我们在对华问题上团结合作?”

“首先,欧洲各国之所以对中国采取多种战略,是因为欧盟本身缺少一个统一的中国战略。”2013年4月15日,保罗·比恩科夫斯基在其博客EUASIANIST中写道。他是欧洲议会一位议员的助手,长期主张欧洲与崛起中的亚洲加强联系。在他看来,东欧国家对中国投资的追求无可厚非。欧盟东扩后,以波兰为代表的东欧国家利用德国等欧盟富国的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国家进行公路和铁路工程招标时,中标的往往是德国公司。这样,较穷的国家获得了它们需要的基础设施,富国的公司又赚到了钱。可是,这种平衡随着中国资金的流入而被打破了。中国公司的要价更低,选择中国公司,东欧国家就可以花同样的钱搞更多的建设,何乐而不为呢?如此一来,“奶酪被动了”的欧盟富国当然会心生不满。要解决这一矛盾,比恩科夫斯基建议欧盟与中国制定全面的贸易和投资协议,并将一套统一的欧洲公共项目承包政策包括在内。

加拿大《星岛日报》也曾于2011年7月10日发表社论指出,欧盟尽管是一个整合的政治体,但其成员国各自仍为独立的主权国,中国与这些国家各自进行经济活动是自然而然的事,而经济活动通常是为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中国购买国债也好,进行大小投资也好,均在当地法律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实在无可厚非。

对于中国与欧洲的光伏谈判,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亚洲项目主管、中国问题专家凯里·布朗认为,争端的解决符合双方的利益。他在日本《外交官》杂志上撰文称,就事实而言,欧盟的确是对中国“投降”了。欧盟和中国在经济合作方面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所以不可能发生贸易战。实际上,欧盟对中国强硬,对自己并无好处,其对抗中国的主张也难以获得欧盟成员国的有力支持。

专家:中国不是给欧盟拆台,而是补台

中国方面多次对所谓“分化欧洲论”予以有力回击。

2012年2月3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广州共同会见了中德企业家代表。“我想讲个笑话,”温家宝说,“最近欧洲发生债务危机,中国表示愿意和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加强合作,应对债务危机。于是有人提出来,中国是不是打算买断欧洲。其实这完全是一个不符合现实的笑话。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中国没有这样的想法,也没有这样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胃口能买断欧洲。”温家宝还引用数据说:“目前中国企业对德国的投资,只相当于德国企业对中国投资的十分之一,因此我们还是刚刚起步。而且我觉得这种相互投资,完全是互利的,而且是严格遵守相互之间的法律的。”

在与中东欧国家扩大合作的过程中,中方始终态度鲜明地把中东欧看作对欧洲总体外交的一部分。《光明日报》2012年4月27日评论称,我们加强同中东欧合作是为了促进同欧洲关系的全面发展;奉劝那些总是心怀叵测抹黑中国的人,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2012年5月3日,中国网刊登北京国际问题学者齐云飞的文章指出,中国没有任何试图分化欧洲的意思,而是平衡推进和促进同欧洲关系的全面发展。

去年9月11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崔洪建发表评论文章称,在对中国“抢占新兴市场”的“担忧”以及对中国“分化欧洲”的“指责”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中国威胁论”的时隐时现。这些舆论的制造者更应该关注的是为何此前对中东欧国家极具诱惑力的欧盟,正因深陷危机而“魅力”渐失。今年11月25日,崔洪建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强调,欧方应认识到,中国推进与中东欧合作,非但不会影响中欧之间的合作,反而会成为中欧合作的动力。

11月26日上午,李克强在布加勒斯特出席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分别会见与会的中东欧16国总理。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邢广程表示,16个中东欧国家里有很多是非欧盟国家,中国不能在欧盟框架下实现与这些国家的合作。中国与中东欧之间的合作不是在拆欧盟的台,恰恰在补欧盟的台。中国和16个中东欧国家开展更紧密的经贸合作,使得中国对整个大欧洲经贸合作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概念,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合作框架。

1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02010100
1 1 1